[实用新型]按键结构及安装有该按键结构的电子输入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306288.0 | 申请日: | 2014-06-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106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 发明(设计)人: | 泰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群光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H13/10 | 分类号: | H01H13/10;H01H13/12;H01H13/14;H01H13/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春光 |
| 地址: | 215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按键 结构 装有 电子 输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按键结构及安装有该按键结构的电子输入装置,具体言之,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减小键帽下方的结构空间,以达薄型化的按键结构及安装有该按键结构的电子输入装置。
背景技术
就目前个人电脑的使用习惯而言,键盘为不可或缺的输入设备之一,用以输入文字、符号或数字。不仅如此,举凡日常生活所接触的消费性电子产品或是工业界使用的大型加工设备,皆需设有按键机构作为输入装置,以操作上述的电子产品与加工设备。随着科技的进步,消费性电子产品逐渐迈向轻薄化的设计趋势,因此按键机构也相应地设计出更轻更薄的结构,以适于应用在薄型电子产品。
公知按键结构内常设置有弹性元件以及剪刀脚结构,以作为按键施力解脱时键帽复位的弹力来源。然而,公知的弹性元件具有一定的高度,且剪刀脚结构的体积较大,故按键需具有较大的高度及空间以容纳弹性元件及剪刀脚结构。换言之,公知的按键中因设置有弹性元件及剪刀脚结构,故会限制键盘结构尺寸的设计,而不利于笔记型电脑的薄型趋势。
另外,目前笔记型电脑的显示器已发展出触控式显示器,然而若仅想单独使用触控式显示器时,键盘如何摆放,往往让使用者伤透脑筋,因担心误触键盘的按键,而开启或关闭不必要的视窗,因此,如何改善公知按键结构的高度及空间问题以及键盘的按键误触的问题,实为产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小键帽下方的结构空间,以达薄型化的按键结构及安装有该按键结构的电子输入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按键结构,包含:一底板;一滑动板,设有一第一磁性元件;一键帽,设于该滑动板上,且键帽下对应该滑动板的第一磁性元件设有一第二磁性元件;以及一对连杆连接于底板与键帽之间,该连杆能带动该键帽于该底板上作斜向的上、下作动,该键帽受到一施力,该键帽斜向往该底板下压,而所述施力消失时,通过该第一磁性元件与该第二磁性元件的磁吸力,该键帽斜向往上升并回复至原位。
较佳地,本实用新型按键结构进一步包含一薄膜电路板,设于该底板之上。
较佳地,该滑动板设置于该薄膜电路板上,且该滑动板中央具有一镂空部。
较佳地,本实用新型按键结构进一步包含一触动部,该触动部设于该薄膜电路板上且位于该滑动板的中央镂空部中。
较佳地,该底板具有多个第一扣接部,而该对连杆,对应该第一扣接部设有一第二扣接部。
较佳地,该底板进一步设有一顶靠部,该顶靠部能顶靠住该对连杆,以使该对连杆于枢转时不会从该第一扣接部脱离。
较佳地,该对连杆进一步设有一第一卡扣部;而该键帽下进一步设有一供容置该第二磁性元件的容置空间,且该键帽对应该对连杆的第一卡扣部设有一第二卡扣部。
较佳地,该第一扣接部为一钩部,而该第二扣接部为一凸部,而该第一磁性元件为一向上弯折的金属片,而该第二磁性元件为一磁铁。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输入装置,其安装有如上所述的按键结构,该按键结构应用于一电子输入装置,该电子输入装置包含一支撑部及一键盘,该支撑部设有一第一连接部,而该键盘则对应设有一第二连接部,该滑动板则对应该第二连接部进一步设有一第三连接部,且该滑动板对应置于靠近该第二磁性元件的连杆设有一对推动部。
较佳地,该支撑部的第一连接部、该键盘的第二连接部以及该滑动板的第三连接部,形成一连动机构。
较佳地,该第一连接部具有一第一枢接部,而该第二连接部具有一第一连杆与一第二连杆,该第一连杆则设有一第二枢接部及第三枢接部,该第二枢接部与该第一枢接部枢接,而该第三枢接部与该第二连杆枢接,而该第二连杆具有一锁接部及对应该第三枢接部设有一第四枢接部,且该滑动板的第三连接部与该第二连杆的锁接部连接固定。
较佳地,该第一枢接部、第二枢接部及第三枢接部均为一枢接孔,而该第四枢接部为一滑槽,另该第三连接部为一弯折型体的弹性臂。
较佳地,该对推动部,用以于收折该支撑部于该键盘上方时,通过该连动机构推动该滑动板,使该滑动板往前被推动,进而使该滑动板的该对推动部推压该对连杆中的一连杆,而使该对连杆向下枢转,并带动该键帽斜向往下作动,且同时固定该连杆,使该键帽与该键盘的框体于同一平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群光电子(苏州)有限公司,未经群光电子(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062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