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负离子绝缘复合板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06083.2 | 申请日: | 2014-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548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郭长奇;郭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长奇;郭凯华 |
主分类号: | B32B33/00 | 分类号: | B32B33/00;B32B37/00;B32B37/14;B32B38/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负离子 绝缘 复合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负离子绝缘复合板,涉及负离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负离子绝缘复合板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家居的取暖方式多依靠集中供暖/或空调取暖/或燃烧煤炭、焦炭等方式,存在着室内空气中氮氧化物积聚、室内建材受热易释放有害物质及刺鼻气体、空气湿度低、有害细菌易滋生等缺点,长期在室内居住容易出现头昏、胸闷、困倦、乏力等空调病的病症。
空气负离子被誉为“空气维生素”,能改善室内的空气质量,净化室内被污染的气体,并且具有除臭抑菌的功能以及良好的生物效应和环保效应。
现在市场出售的负离子发生器中通过高压电场使空气负离子化的电晕放电型负离子发生器是最多的。该公知技术的研究较早,虽然产生负离子浓度高,但易产生臭氧、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易造成二次污染,不符合环保健康的要求。
目前的空气负离子材料主要为电气石材料,电气石是一种天然矿石,其晶体结构特殊,具有不对称性,因此其晶体在外界环境温度或压力有微小变化时,引起天然矿石晶体间的电势差,这 种静电电压可使附近空气发生电离,使水和氧气分子电离,成为空气负离子,另外,电气石还能发出远红外线,有助于人体血液循环。现有国内外的产品多将电气石粉胶刷于发热器面板表面或将电气石石板覆盖于加热装置(如电阻丝、电热膜和碳纤维)上。该已有公知技术的产品与方法存在着制作成本高、使用不方便、使用寿命短、负氧离子产生率低、负离子材料层易受损剥落、安全性不佳而受限制等不足、缺陷与弊端。
基于发明人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工作经验以及精益求精的不懈追求,在认真和充分调查、了解、分析、总结、研究已有公知技术及现状基础上,创造性的采取“多片负离子绝缘片叠加”关键技术,研制成功了本实用新型,有效的解决了已有公知技术及现状存在的不足、缺陷与弊端,有效的提高了本行业的技术水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采取“多片负离子绝缘片叠加”关键技术、提供“负离子绝缘复合板”新产品及“负离子绝缘复合板”的制作方法,本实用新型由第一层负离子绝缘片、第二层负离子绝缘片、第三层负离子绝缘片构成,其第一层负离子绝缘片、第二层负离子绝缘片、第三层负离子绝缘片以依次叠放且压制固定的方式相连接。
通过本实用新型达到的目的是:①、采取“多片负离子绝缘片叠加”关键技术、提供“负离子绝缘复合板”新产品及“负 离子绝缘复合板”的制作方法。②、本实用新型采用负离子混合材料与环氧树脂共混形成聚合物——制作出负离子复合胶,将负离子复合胶涂覆于玻璃纤维布中在真空、控温下烘干制作成负离子绝缘片,负离子绝缘片叠加后在真空、控温下施压制作成负离子绝缘复合板,其方法简便快捷且易行,制作出的产品所产生负离子的耐久性优良,效果稳定可靠;而且相比于单面涂覆负离子复合胶材料来说,本实用新型的比表面积大,且正反两面皆可产生负离子,而且牢固耐用,不掉胶。③、本实用新型的载体为玻璃纤维布,耐温可高达150℃以上,不仅使用寿命长而且安全可靠。④、本实用新型的产品不产生有害气体如臭氧和其他室内污染物。⑤、本实用新型使用了负离子混合材料,比单一的电气石粉的负离子产生量大大提升。本实用新型采用多层复合施压技术,负离子产量较大。⑥、本实用新型具有成本低、质量好、产品结构简单牢固、工艺过程简单、操作方便快捷,易推广的优点。⑦、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已有公知技术及现状存在的不足、缺陷与弊端。⑧、通过本实用新型,有效的提高了本行业的技术水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负离子绝缘复合板,由第一层负离子绝缘片、第二层负离子绝缘片、第三层负离子绝缘片构成;
所述负离子绝缘复合板,其第一层负离子绝缘片、第二层负离子绝缘片、第三层负离子绝缘片以依次叠放且压制固定的方式相连接。
所述的负离子绝缘复合板,所述第一层负离子绝缘片、第二层负离子绝缘片、第三层负离子绝缘片均为片状结构。
所述的负离子绝缘复合板,所述第一层负离子绝缘片、第二层负离子绝缘片、第三层负离子绝缘片的结构相同。
所述的负离子绝缘复合板,所述结构相同的负离子绝缘片的片数为2-5片。
所述的负离子绝缘复合板,所述负离子绝缘复合板装置在框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长奇;郭凯华,未经郭长奇;郭凯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060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