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刚性管件与软管装配的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05664.4 | 申请日: | 2014-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189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郝成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赫比(厦门)精密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00 | 分类号: | B25B2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刚性 软管 装配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软管安装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刚性管件与软管装配的夹具。
背景技术
在很多设备的组装过程中,往往需要将具有一定弹性的软管与设备上刚性的管口连接,为了保证较佳的连接密封性,软管的内径往往略小于刚性管口的外径,这样能够保持其较佳的密封性;但是,这样的设计同时也带来了在组装过程中软管与管口不易安装的问题,比如刚性管件与的进水口需要与软管连接,采用传统的人工手工作业方式,长时间操作劳动强度大,作业人员拿持软管的食指和拇指痛感明显,甚至磨出水泡,从而引起软管装配不到位、生产效率下降和该岗位员工离职率高等问题;同时,手工安装时不能够有效掌握安装力度和位置,也使得安装精度不佳。
现有的专利文献中也公布了几种管软管的安装设备。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用于拆装软管接口的扳手,申请号为201220005131.5,其公布的扳手包括套筒和管线两部分,管线上的开孔与软管配合进行拆装,但是该扳手需要通过在套筒上连接扳手等辅助工具才能够进行拆装作业,其扳手的组装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偏折,不利于精确的进行软管拆装作业。
再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上水软管组合扳手,申请号为201220276422.8,申请日为2012.06.13,其公布的扳手也是采用筒体与六角扳手组合的方式进行拆装作业,其组合的结构易于脱落,且内六角扳手所能够产生的力矩较小,在软管内径远小于接口外径时,不能够完成拆装的作业。并且其组装结合也不利于手持进行作业。
再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软管专用扳手,申请号为201220285496.8,申请日为2012.06.08,其公布了一种扳手,设有一体的手柄作为手部用力的部件,但是采用普通的扳口,不能够有效的将软管固定进行拆装作业,软管容易在扳口内发生圆周向的滑动,不便于高效进行软管的拆装作业。
所以,现有的扳手设计的组合型结构,不易于稳固把持扳手进行软管装配作业,并且扳口内为光滑的内壁,不能够有效夹持固定软管,在安装过程中易于发生滑动,有效装配效率和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刚性管件与软管装配的夹具,它为一体结构设计,具有整体的稳定性便于手持进行软管装配作业,并且侧开口即扳口内壁设有螺纹槽能够有效夹持固定软管,避免其在装配过程中发生滑动,提高了装配效率和装配精度。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刚性管件与软管装配的夹具,装配夹具包括横向设置的圆柱体形杆体和杆体右端的手柄,手柄为球形或椭球形,杆体右部的径向侧面设有旋杆,人工手持时手柄抵在掌心,手指把持杆体和旋杆进行装配作业,一体结构便于高效操作,旋杆便于手部发力;杆体左部设有圆柱体形的腔体,腔体轴线与杆体轴线重合,腔体的左端开口;腔体侧面的杆体上设有侧开口,侧开口沿杆体轴线方向设置,软管即通过侧开口装入腔体内,软管的左端略伸出腔体的左端,以便于与管口进行装配作业;腔体内壁上设有螺纹槽,螺纹槽轴线与腔体轴线重合,腔体内的螺纹槽的直径小于软管外径,能够紧密夹持软管,使软管在装配时不会相对于腔体发生滑动,提高装配的效率和精度;侧开口和螺纹槽夹持软管的左端。
本实用新型为了提高螺纹槽对软管的夹持效果,提高装配精度,较佳的技术方案是,螺纹槽包括位于腔体左部的一区螺纹槽和位于腔体右部的二区螺纹槽,一区螺纹槽处腔体的直径大于二区螺纹槽处腔体的直径,这样,右部的二区螺纹槽对软管的夹持更加紧密,即保证了软管左端进行顺利的安装,又使软管能够被稳固的夹持,保证了安装的精度和效率。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螺纹槽对软管的夹持效果,一区螺纹槽处腔体的直径与软管外径相同;二区螺纹管处腔体的直径比一区螺纹槽处腔体的直径小0.5~0.8mm;一区螺纹槽的水平长度为10~15mm。这样,二区螺纹槽紧密夹持固定软管,一区螺纹槽的保持软管端部的准确装配方向。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螺纹槽对软管的夹持效果,一区螺纹槽的螺纹深度为0.3~1.5mm;二区螺纹槽的螺纹深度比一区螺纹槽的螺纹深度小0.2~0.5mm。
为了使螺纹槽能过更加有效的夹持软管,较佳的技术方案还有,螺纹槽为一个整体的螺旋线形螺纹槽,螺旋线形螺纹槽的螺距相同,螺旋线形螺纹槽的直径从左向右均匀减小。这样使得螺纹槽能够更加有效紧密的夹持软管,提高装配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赫比(厦门)精密塑胶制品有限公司,未经赫比(厦门)精密塑胶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056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纺丝计量泵安全销
- 下一篇:防脱开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