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包装盒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305491.6 | 申请日: | 2014-06-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893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 发明(设计)人: | 林志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志宾 |
| 主分类号: | B65D77/04 | 分类号: | B65D77/04;B65D77/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创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03 | 代理人: | 尹振启 |
| 地址: | 354200 福建省南***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包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装盒,尤其是一种茶叶包装盒。
背景技术
作为包装盒除了具有基本的包装商品的功能之外,人们往往还利用包装盒的结构、样式、包装盒上的图案来体现所包装商品的品味以及所承载的文化,故,现有包装盒虽然种类、样式繁多,但大都各有各的适用对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新颖独特,使用方便,并且能够有机地与所包装商品相契合的包装盒。
本实用新型包装盒包括外盒体,第一内盒体,第二内盒体;所述外盒体前后方向贯通,包括左、右侧壁和上、下侧面,左和/或右侧壁上开有窗口;第一内盒体包括上下两部分,每部分均由前、后、左、右壁包围而成,内盒体的左壁上和右壁上分别设置有容置槽;第二内盒体与第一内盒体左、右壁相对应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容置槽相适配的左、右端头,第二内盒体内为用于放置被包装物的容置腔;第二内盒体的左、右端头容置在第一内盒体左、右壁上的容置槽中,并随着第一内盒体上下两部分相互扣合,将第二内盒体的左、右端头夹持固定;第一内盒体从前后方向插装到外盒体中,并随着插入在外盒体的约束下,保持其上下两部分扣合状态的稳定,通过外盒体上的所述窗口则能够至少看到第一内盒体的部分相应侧面。
进一步,所述第二内盒体由左半盒体和右半盒体相互扣合而成。
进一步,所述第二内盒体左、右半盒体的扣合面上还设置有由凸起和凹槽组成的卡接结构,所述凸起和凹槽分别设置在左、右半盒体上。
进一步,所述外盒体的所述左、右侧壁均由硬质材料制成,所述上侧面和下侧面均由柔性材料制成,左、右侧壁的里侧表面上设置有滑槽,该滑槽至少带有上下两个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导向面;所述第一内盒体的左、右壁上设置有与所述滑槽相适配的滑动结构,该滑动结构带有两个分别与所述两个导向面相配合的滑动面,该两个滑动面分别设置在第一内盒体的上下两部分上,并且,随着两个滑动面分别靠压在两个导向面上,而将第一内盒体的上下两部分夹持固定,以保持该上下两部分的扣合状态。
进一步,所述外盒体的所述左和/或右侧壁由上、下、前、后四根杆件连接而成,该四根杆件连接成矩形,矩形的中空部分构成所述的窗口。
进一步,所述外盒体的所述左、右侧壁均由上、下、前、后四根杆件连接而成,该四根杆件连接成矩形,矩形的中空部分构成所述的窗口;构成左侧壁的前、后两根杆件上设置有尺寸相同、面向所述第一内盒体开口的矩形凹槽,前杆件上的矩形凹槽的上、下侧壁沿前后方向延伸并经过所述上、下杆件后与后杆件的矩形凹槽相接;构成右侧壁的前、后两根杆件上同样设置有尺寸相同、面向所述第一内盒体开口的矩形凹槽,前杆件上的矩形凹槽的上、下侧壁沿前后方向延伸并经过所述上、下杆件后与后杆件的矩形凹槽相接;左、右侧壁上的所述矩形凹槽的底壁相互平行,并均沿前后方向延伸贯穿外盒体;左、右侧壁上的所述矩形凹槽构成所述的滑槽,并通过与第一内盒体上的滑动结构相配合,将插入的第一内盒体从上下、左右两个方向夹持固定。
进一步,所述外盒体左侧壁的上、下杆件的相对表面相互平行,该两相对表面的间距与左侧壁前、后杆件上的所述矩形槽上下、侧壁的间距相同;右侧壁的上、下杆件的相对表面相互平行,该两相对表面的间距与左侧壁前、后杆件上的所述矩形槽上下、侧壁的间距相同。
进一步,所述第一内盒体的所述上、下两部分相互对接,且形状相互镜像;上、下两部分的前、后壁均通过将左、右两侧边插装到左、右壁上设置的插槽中而与左、右壁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内盒体左、右壁上的所述滑动结构由左、右壁外表面上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凸起构成,该凸起与所述外盒体的左、右侧壁上的所述矩形滑槽相适配;第一内盒体上下方向的高度与外盒体内腔的高度相同。
本实用新型包装盒不仅方便被包装物的装入,方便包装盒自身的组装,又通过设置窗口结构,为使用者设置产品说明提供了便利。尤其是采用柔性材料来制作外盒体的上下面,使用前可将外盒体折叠方式,为包装盒的运输、仓储提供了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包装盒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视图;
图3为图1中序号1所示外盒体端面示意图;
图4为外盒体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序号2.1所示第一内盒体上半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为第一内盒体上半部分端面示意图;
图7为图5中第一内盒体上半部分的俯视图;
图8为图5中第一内盒体上半部分的仰视图;
图9为图2中序号3所示第二内盒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志宾,未经林志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054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