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传感器接头和液压站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05266.2 | 申请日: | 2014-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939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王胜龙;李胜岭;禹世荣;李志卫;张泽兵;黄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L19/06 | 分类号: | G01L1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23200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感器 接头 液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接头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传感器接头和液压站。
背景技术
压力是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参数之一,为了保证生产正常运行,必须对压力进行监测和控制,其中,用于测量压力的压力传感器为工业实践中最为常用的一种传感器,其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自控环境,所以压力传感器的准确性及使用可靠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现有技术中,液压输油管道与用于检测管道内压力的传感器直接连接。然而设备启动时,瞬间油压的冲击容易造成传感器的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传感器接头和液压站,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瞬间油压的冲击容易造成传感器损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传感器接头,包括:传感器接头壳体、缓冲球轴、缓冲球、用于与传感器连接的第一接口和用于与液压输油管道连接的第二接口;
所述缓冲球轴固定在所述传感器接头壳体内,且所述缓冲球轴穿过所述缓冲球,以使所述缓冲球能够绕着所述缓冲球轴转动。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传感器接头还包括:弹性片和密封片,所述弹性片的一端固定在所述传感器接头壳体内,另一端与所述密封片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弹性片设置在所述第一接口处。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第一至第二种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缓冲球轴穿过所述缓冲球的球心。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第一至第二种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接口为设置在所述传感器接头壳体一端的凹槽,以插接所述传感器。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第一至第二种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接口为设置在所述传感器接头壳体另一端的凸起,以插入所述液压输油管道内。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液压站,包括:传感器,液压输油管道,以及如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至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传感器接头;所述传感器接头中的第一接口与所述传感器连接,所述传感器接头中的第二接口与所述液压输油管道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传感器接头和液压站,包括:传感器接头壳体、缓冲球轴、缓冲球、用于与传感器连接的第一接口和用于与液压输油管道连接的第二接口,其中,缓冲球轴固定在传感器接头壳体内,且缓冲球轴穿过缓冲球,以使缓冲球能够绕着缓冲球轴转动,当液压油通过缓冲球时,会将自身的压力转换为缓冲球转动所需的机械力,从而可以削弱液压油的压力,保护传感器不被液压油的压力冲击而损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传感器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附图标记如下:
101-传感器接头壳体 102-缓冲球轴
103-缓冲球 104-第一接口
105-第二接口 106-传感器
107-液压输油管道 108-弹性片
109-密封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传感器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传感器接头包括:传感器接头壳体101、缓冲球轴102、缓冲球103、第一接口104和第二接口105,其中,第一接口104用于与传感器106连接,第二接口105用于与液压输油管道107连接,缓冲球轴102固定在传感器接头壳体101内,且缓冲球轴102穿过所述缓冲球103,以使缓冲球103能够绕着缓冲球轴102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052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锅炉水封检漏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机动车排放污染净化节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