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侧式进气口的对置双除尘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05037.0 | 申请日: | 2014-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442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范庆辉;余悦发;武志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21008 江苏省徐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进气口 除尘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尘器,更确切的说是一种侧式进气口的对置双除尘器系统。
背景技术
除尘器广泛应用于冶金、矿山、水泥、热电厂等行业,主要作用是将粉尘从含尘气流中分离出来。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除尘器的除尘方式单一,效率低下,拖动除尘器的设备往往存在动力过剩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可以生产一种侧式进气口的对置双除尘器系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节能高效的侧式进气口的对置双除尘器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一种侧式进气口的对置双除尘器系统,包括侧式进气口、(I)段加速腔、(I)段卸灰口、(I )段沉降腔、(II)段沉降腔/节流腔、排水口/(II)段卸灰口、节流板、导流板、水幕除尘腔、离心风机,其特征是采用两个自激式水幕除尘器对置摆放,以右侧除尘器为例进行说明,采用侧式进气口;(I)段沉降腔和(I)段加速腔呈45度设置,底端设(I)段卸灰口;在(II)段沉降腔/节流腔底端设(II)段卸灰口,同时作水幕除尘腔的排水口;在(II)段沉降腔/节流腔和水幕除尘腔之间设有节流板,(II)段沉降腔/节流腔和水幕除尘腔里设有导流板,调节节流板开度;两个除尘器的水幕除尘腔对置,正中间顶部安有离心风机。所述侧式进气口与(I)段加速腔轴向垂直。两个除尘器的水幕除尘腔对置,采用同一个入水口,向两侧各延伸设置一个坡台,坡台上设置障碍物C使流动水流形成漩涡。两个除尘器除离心风机外,所有部件与构造对称布置。所述离心风机处在两个除尘器中间,工作时同时拖动两个除尘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
节能。在实际生产现场中,动力设备的应用功率总是过剩,本发明采用一个离心风机拖动两个除尘器,通过计算和选型充分利用电能。
高效。采用侧式进气口,与(I)段加速腔轴向垂直,会沿螺旋线轨迹进入加速腔,大多大粒径颗粒被径向甩出,沉积后从卸灰口排出。
高效。两个除尘器可加大同一时间内含尘气体的处理量。
高效。除尘器采用重力沉降、拦截效应、布朗扩散、惯性碰撞、湿法除尘等多种除尘方式,效率高。
高效。在除尘水流经处设置障碍物(附图1的C处),流体产生绕流,从而在障碍物后面形成漩涡,含尘气体冲击液层时,大粒径粉尘直接被漩涡捕集。
高效。由于采用两个除尘器对置摆放,在水幕除尘腔处两侧的含尘气流进行碰撞,由于含尘气流经过水幕后会携带一部分液滴,在水幕除尘腔中,便会产生液滴接近尘粒,尘粒接近液滴两种形态,随离心风机频率变化粉尘会以黏附、扩散、凝聚等形式被液滴捕集,对置摆放的两个除尘器会大大加剧这种效果,从而提高除尘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侧式进气口,2、(I)段加速腔, 3、(I)段卸灰口,4、( )段沉降腔, 5、(II)段沉降腔/节流腔,6、排水口/(II)段卸灰口,7、节流板,8、导流板,9、水幕除尘腔,10、离心风机。图中C处表示设置的障碍物。
附图2是A-A截面图。
附图3是B处放大图,左边的孔可以调节两个板的重叠量以此来调节节流板开度。
附图4是D处放大图,是此处水幕除尘腔里湿式除尘捕集机理的图示说明。由于节流板的节流作用,节流出口附近的气体达到很高速度,气流速度远大于水滴速度,得到了“尘滴接近液滴”的捕集条件,粉尘被第一次捕集;在远离节流板出口处,气流充分发散,速度降低,而被激起的水滴速度基本不变,此时,水滴速度高于粉尘速度,得到“液滴接近尘滴”的捕集条件,粉尘被第二次捕集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050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与低温多效蒸馏技术耦合的二氧化碳捕集或分离装置
- 下一篇:一种风质过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