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短距离无线充电供电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304982.9 | 申请日: | 2014-06-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835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 发明(设计)人: | 施文灶;王平;黄晞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师范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2J17/00 | 分类号: | H02J17/00;H02J7/00 |
| 代理公司: | 福州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1 | 代理人: | 戴雨君 |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短距离 无线 充电 供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线电源领域,具体说是一种短距离无线充电供电装置。
背景技术
无线充电技术是利用电磁波感应原理及相关的交流感应技术,目前还是一种比较前沿的新兴技术,人们试图节省更多的空间以享受更加人性化的电子时代生活,无线充电技术应运而生。届时人们将省去很多布线的麻烦,不需再为便携式设备的充电问题而担忧,只要一个无线充电发射器即可满足为手机,笔记本电脑,台灯等设备的充电问题。相应出现的解决方案也有多种:如申请号为201010198964.3的专利申请的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插座,由插座、容置盒及承载板组成,可以利用无线充电方式对放置于该承载板上的电子产品进行充电,但功能较为单一;专利号为ZL 201110212213.7的专利公开的一种级联无线充电装置,装置中发射模块和接收模块分别将发射端频率信号和接收端频率信号发送到第三无线收发单元,第三无线收发单元分别通过发射匹配单元和接收匹配单元对发射线圈的阻抗和接收线圈的阻抗进行匹配,发射线圈接收发射模块发射的电磁波能量信号并耦合到耦合线圈,耦合线圈将电磁波能量信号分别传递给电源单元和接收线圈,接收线圈将电磁波能量信号传递到接收模块,增加了无线传输距离,但结构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短距离无线充电供电装置,可克服目前无线充电技术存在的各种等问题,具有结构简单,功能多样等优点。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标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装置分为发射端和接收端两部分,发射端由电源输入接口和无线充电发射模块组成,电源输入接口和无线充电发射模块相连,接收端由无线充电接收模块、选择开关、充电电路、锂电池和电源输出接口组成,选择开关、充电电路和电源输出接口分别同时与无线充电接收模块和锂电池相连,发射端和接收端之间通过无线方式进行连接,装置同时提供充电和供电两种功能。
所述的电源输入接口为USB接口,可以直接从PC等设备上取电。
所述的无线充电发射模块采用芯片HY0005。
所述的无线充电接收模块采用芯片HY0009。
所述的选择开关为一组拨码开关,用于选择充电方式和供电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成本低廉,有效解决了复杂布线带来的问题,同时具备充电和供电两种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S101为电源输入接口;S102为无线充电发射模块;R101为无线充电接收模块;R102为选择开关;R103为充电电路;R104为锂电池;R105为电源输出接口。电源输入接口(S101)和无线充电发射模块(S102)相连, 选择开关(R102)、充电电路(R103)和电源输出接口(R105) 分别同时与无线充电接收模块(R101)和锂电池(R104)相连。
电源输入接口(S101)连接PC等具有USB接口的设备,从其中获取5伏电压,通过无线充电发射模块(S102)向四周发射电磁波,无线充电接收模块(R101)工作在与无线充电发射模块(S102)相同的谐振频率,将耦合得到的电压输出,用户可以通过选择开关(R102)选择由电源输出接口(R105)直接输出电压,也可以选择连接充电电路(R103)对锂电池(R104)进行充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师范大学,未经福建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049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