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柔性衬底卷绕装夹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304568.8 | 申请日: | 2014-06-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387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2 |
| 发明(设计)人: | 汤勇;温万昱;黄云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C23C14/50 | 分类号: | C23C14/5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付茵茵 |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 衬底 卷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卷绕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简单可靠的柔性衬底卷绕装夹装置,完成对柔性衬底的夹紧和卷绕。
背景技术
当今薄膜材料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在高新技术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需要制作更多的性能优异、功能独特的各种薄膜,因此,极大地刺激和促进了薄膜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镀膜技术是最初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直到70年代后期才得到较大发展的一种技术。真空蒸发、溅射镀膜和离子镀等通常称为物理气相沉积法,是基本的薄膜制备技术。而真空卷绕镀膜技术的应用领域很多,在传统的包装镀膜行业应用最广。其产品主要用于装饰,彩印等。在功能性薄膜的应用领域中真空卷绕镀膜技术可用于激光防伪膜的镀制。另外在高速公路反光标志的制作过程中也少不了卷绕镀膜技术。基于上述基础,为了卷绕镀膜的顺利实施,其柔性衬底需要一种简单可靠地卷绕装夹夹具,因此设计出该种柔性衬底卷绕装夹装置,用于实现柔性衬底的装夹、暂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柔性衬底均匀受力的实现可靠装夹的柔性衬底卷绕装夹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柔性衬底卷绕装夹装置,包括:夹紧套、夹紧芯和顶紧装置;夹紧套上设有供柔性衬底穿过的进料槽;夹紧套套在夹紧芯外,顶紧装置穿过夹紧套顶紧夹紧芯紧贴夹紧套的内壁。
夹紧套为圆筒形,夹紧芯为圆柱形;夹紧套的一端设有与夹紧套同轴的动力轴,动力轴与夹紧套之间设有卡簧槽。
顶紧装置为多根相互平行的紧固螺钉;夹紧套上设有数量与紧固螺钉相同的螺孔,紧固螺钉穿过螺孔顶紧夹紧芯的一侧。
螺孔沿着夹紧套的长度方向排列成一直线。
夹紧芯的一侧设有沿着夹紧芯的长度方向延伸的U形槽,紧固螺钉卡入U形槽中。
U形槽的底部设有防滑层;防滑层的材料为硅胶或塑料。
进料槽的深度方向与螺孔的深度方向平行;进料槽的入口的宽度比柔性衬底的厚度长0.1-0.3mm,进料槽的入口的长度比柔性衬底的宽度长2-4mm。
紧芯的材料为铝合金或塑料;夹紧芯为实心或空心结构。
柔性衬底为不锈钢薄膜、玻璃薄膜、塑料薄膜或纸薄膜。
紧固螺钉的顶紧力控制夹紧芯的弹性变形量,进而控制夹紧芯和夹紧套夹紧两者之间的柔性衬底的夹紧力;顶紧力越大,弹性变形量越大,夹紧力越大。
本发明的原理是:采用顶紧装置将夹紧芯顶紧于夹紧套的内壁,柔性衬底通过进料槽穿过夹紧套,置入夹紧套和夹紧芯之间夹紧,由此实现柔性衬底端部的装夹,拉紧后同时用于镀膜。
总的说来,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2.实现传递一定的扭矩。
3.实现柔性衬底的均匀受力装夹,可用于大面积柔性衬底的卷绕镀膜或卷绕压印的场合。
4.防滑层能有效保护U形槽,避免紧固螺钉在U形槽内滑移。
5.柔性衬底端部的一段装夹于夹紧套和夹紧芯之间,实现面的装夹,装夹可靠性高。
6.夹紧芯采用空心结构,能节省材料,同时增加弹性变形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柔性衬底卷绕装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柔性衬底卷绕装夹装置的横截面的剖视图。
图3是夹紧套的立体图。
图4是夹紧芯的立体图。
其中,1是夹紧套,2是夹紧芯,3是紧固螺钉,4是柔性衬底,1-1是动力轴,1-2是卡簧槽,1-3是进料槽,1-4是螺孔,2-1是夹紧芯本体,2-2是防滑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柔性衬底卷绕装夹装置包括:夹紧套、夹紧芯和顶紧装置。
夹紧套成圆筒状,一端设有与夹紧套同轴的动力轴,动力轴与夹紧套之间设有圆环形向内凹陷的卡簧槽,安装时将动力轴安装在固定带座轴承上,将卡簧扣入卡簧槽中锁死。夹紧套的另一端供夹紧芯的置入或取出。夹紧套的上方设有多个排列成行的螺孔,多个螺孔的延伸方向与夹紧套的轴线平行,螺孔的深度方向与夹紧套的半径方向一致。夹紧套上设有进料槽,进料槽的深度方向与螺孔的深度方向平行,长度方向与夹紧套的轴线方向平行;进料槽的入口的宽度比柔性衬底的厚度长0.1-0.3mm,进料槽的入口的长度比柔性衬底的宽度长2-4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045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无缝钢管酸洗钝化的机械手
- 下一篇:一种铜合金线材在线光亮退火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