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波束测深系统漂浮安装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04304.2 | 申请日: | 2014-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562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骆旭佳;高红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华东测绘地理信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35/00 | 分类号: | B63B3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王洪新 |
地址: | 31003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波束 测深 系统 漂浮 安装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内陆地区(如:水库、大坝、湖泊)的水下地形测量工作的水面漂浮平台。
背景技术
我国内陆地区,水系错综复杂,蕴藏着巨大的水能资源。为有效利用清洁的水能资源,相关部门在各流域范围内均建有(或在建)多个电站、水库或者其它水利工程。
由于人工工事的兴建,破坏了原有水流的平衡,造成部分地区泥砂淤积严重,部分区域冲刷侵蚀严重。不同阶段的水下地形差异甚大,因此水下地形变化的监测工作越来越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随着科学的发展,多波束测深设备为库容监测与侵蚀监测方面的测量工作带来了技术提升,越来越多的工程应用中引入了多波束测深设备进行水下地形探测。
当前多波束测深设备的安装使用方法是:就地租赁船只,通过焊接支架,将仪器设备稳固的安装于船体,进而开展测量工作。
此种安装方法存在几个较大的问题:
1、在内陆地区,很难寻找大型船只,特别是中西部的在建水利工程;
2、安装过程费时费力;
3、无法运载船只,便携性能差;
4、每次安装完成后,对于GPS与探头之间的各种改正参数都需要重新量测、重新设定、重新测试;
5、每次租用船只、安装设备产生的费用高,作业组成本难以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提供多波束测深系统漂浮安装平台,该安装平台具有便于安装、使用方便以及结构简单的特点。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多波束测深系统漂浮安装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安装平台包括若干个提供浮力的浮标、由所述浮标托持着露出水面的乘台以及安装在所述乘台上的多波束测深系统。
所述多波束测深系统包括安装在乘台上用于记录漂浮平台的姿态参数的光纤罗经、一竖直布置在乘台中心部位的连接支架、安装在所述连接支架上端的GPS定位设备以及安装在连接支架下端且伸入水中的用于发射和接收测深信号的测深探头。
所述浮标由轻质材料或者金属刚性封闭浮桶制成。
所述乘台周围装有防护设施。
所述防护设施是由不锈钢制成的护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便于使用,且未改变原有系统的获取数据的方法,仅对于多波束测深设备的载体进行了改造,进一步提高测深系统的适用性,扩大该系统的使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多波束测深系统漂浮安装平台,所述漂浮乘台包括若干个提供浮力的浮标1,浮标由轻质材料(如泡沫塑料)或者金属刚性封闭浮桶(即金属壳体封闭浮桶)制成,一般情况下为两个固定尺寸的几何体(如:圆柱形、长方形、尖塔形)。浮标本身的作用为提供浮力,同时固定几何形态的浮标、可以保证每次吃水深度在同一刻度,方便仪器设备的安装,浮标本身也可拆卸更换。
所述浮标上装有一乘台2,乘台用钢板制成(约1500mm X1200mm),便于安放多波束测深系统,乘台可拆卸与更换。所述乘台周围装有防护设施,所述防护设施是由不锈钢制成的护栏7(高约600mm),为作业人员在漂浮平台上安装时相关设备时提供一定的保护。
所述安装平台上安装有多波束测深系统,所述多波束测深系统包括安装在乘台上用于记录漂浮平台的姿态参数的光纤罗经3;一竖直布置在乘台中心部位的连接支架4,连接支架由钢管制成(乘台以下部分约800mm,乘台以上部分约700mm);安装在所述连接支架上端的GPS定位设备以及安装在连接支架下端且伸入水中的用于发射和接收测深信号的测深探头;一般情况下连接支架的下端还装有用于记录当前环境下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的声速剖面仪。
在工作期间,漂浮平台上无操作人员;工作时采用其它小型船只(如橡皮艇)拖曳或者推动;漂浮平台上相关设备通过电缆和数据线缆与船只上的计算机、供电设备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整个平台设计承重120KG,整个平台除浮标外都由硬质材料组成,提供足够的刚性;各部分均使做防锈处理,便于在水中作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华东测绘地理信息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华东测绘地理信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043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