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叉车液压管路三通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02139.7 | 申请日: | 2014-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797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刘作祥;居孝红;郑前东;周斌;刘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管通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41/02 | 分类号: | F16L41/02;F16L2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肖平安 |
地址: | 3155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叉车 液压 管路 三通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叉车液压管路连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叉车液压管路三通接头。
背景技术
叉车因搬运货物较为方便,在机械行业应用较为广泛,被大众所熟知和常见。叉车主要通过一套液压系统来提供货物搬动的动力,因此叉车的液压系统需要有较高可靠性。由于叉车的液压系统通过很多的管路进行连接,而且管路连接方向位置不同,需要采用众多接头进行转接。当叉车搬动货物时,管路内会产生较大的瞬时压力,对管路造成的冲击较大,特别是管路接头处冲击更大,管路接头如果长期处于受到瞬间冲击,可能会造成接头松动,甚至松脱,因此存在发生意外事故的安全隐患。
本申请人于2011年6月30日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了申请号为201120228800.0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叉车液压管路三通接头”,如图1所示,其结构包括接头体1’,所述接头体1’上分别设有油缸接口10’、进油口20’和分流口30’,所述油缸接口10’内活动插设有滑阀11’,所述滑阀11’与接头体1’之间连接设有弹簧12’,所述滑阀11’的侧壁上设有油孔111’,所述油孔111’与油缸接口10’相连通,所述滑阀11’与接头体1’之间通过连接销40’连接,所述油缸接口10’的外圆壁上设有后外螺纹段13’和前外螺纹段14’,所述后外螺纹段13’上螺纹连接有螺母131’,所述后外螺纹段13’和前外螺纹段14’之间设有环形凹槽15’,所述环形凹槽15’内嵌套有垫片151’和环形密封圈152’,所述垫片151’设置在螺母131’与环形密封圈152’之间。其工作原理为:安装时,油缸接口10’通过前外螺纹段14’与提升油缸相连接,进油口20’与液压油站的接口(或电磁阀)相连接,分流口30’与其他油管相连接,其中,前外螺纹段14’旋进提升油缸接口,直至环形密封圈152’抵压到提升油缸的端面才停止旋拧动作,此时转动螺母131’,利用螺母131’挤压垫片151’,垫片151’受力后挤压环形密封圈152’,环形密封圈152’受外力挤压变形,从而使环形密封圈152’与提升油缸的端面充分接触,形成一个密封面,从而起到密封作用;工作时,当提升油缸中产生瞬间高压时,滑阀11’在高压液体的作用下会向油缸接口10’的里端移动,由于在滑阀11’侧壁上开有油孔111’,当滑阀11’向接头体1’内部移动时,油孔111’与接头体1’内壁接触,提升油缸与接头体1’之间的通路关闭,此时接头体1’的油缸接口10’暂时关闭,因此避免了接头体1’在与提升油缸的接头处受到液压油的高压冲击,保护了接头处的连接可靠性,防止因接头松落而造成的安全事故隐患;当提升油缸中油压降低时,滑阀11’在弹簧12’的作用下回复原位,提升油缸与接头体之间的通路重新导通。
然而,通过实际应用发现,上述“叉车液压管路三通接头”也存在以下不足之处:第一,由于油孔111’设置在滑阀11’的侧壁上,当滑阀11’向接头体1’内部移动时,油孔111’与接头体1’的内壁接触,接头体1’的油缸接口10’暂时关闭,使得提升油缸内的液压油无法进入接头体1’内,导致整个三通接头的油路出现短时间中断现象,从而影响了整个液压管路的正常工作;第二,为防止滑阀11’从油缸接口10’内掉落,滑阀11’与接头体1’之间采用连接销40’连接,由于连接销40’为刚性结构,形变效果较差,导致当滑阀11’受到液压油的冲击时,动作灵敏度较低;第三,由于螺母131’与后外螺纹段13’之间为螺纹连接,在振动、冲击的情况下,螺母131’会发生松动的趋势,从而降低了对垫片151’的挤压压力,进而导致环形密封圈152’与提升油缸的端面无法充分接触,影响密封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既能避免接头处受到液压油的高压冲击、又能保证液压管路的正常工作、滑阀动作灵敏度较高、密封效果较好的新型叉车液压管路三通接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管通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管通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021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