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便携式油井取样筒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01872.7 | 申请日: | 2014-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284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吉;潘晓春;谷元伟;林威;唐秀娟;王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10 | 分类号: | G01N1/10 |
代理公司: | 大庆知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115 | 代理人: | 张海霞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便携式 油井 取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井取样器。
背景技术
油井取样是油井生产的重要检测程序,是获取油井第一手资料的必要步骤。在目前的油井取样设备中,传统的取样筒为圆柱状,其直径为10cm左右,筒高17cm,按照取样容积要求在1/3~2/3之间计算,每筒取样为650毫升左右。工人每次取样需要携带若干个取样筒,用于取不同采样点的样品,而圆柱状的取样筒占用空间大、不易携带。还有,用传统取样筒取样时易对设备井场造成污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油井取样筒,该取样筒设计合理,便于携带,取样过程中样品从导液管中进入,避免污染井场。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便携式油井取样筒,包括若干带有筒盖的取样筒及带有提手的取样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筒为正六棱柱状,所述取样筒座分成若干隔间,每个隔间的横切面为正六角形,若干隔间组合形成蜂窝式结构,取样筒插入取样筒座的隔间内。
对于有压力的管线或储罐,样品被放出的过程中,有时会有喷溅现象发生,导致井场被油水污染,为了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优选在取样筒内设置导液管,导液管被垂直固定在取样筒的内壁上,导液管的上口低于取样筒的上口,导液管的下口高于取样筒的下底。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便携式油井取样筒,采用了蜂窝式构造的筒座及与之配合的取样筒,使得整体结构紧凑、稳定,使用时,可置于自行车筐内或挂于车把上,也可采用手提方式,方便工人携带;取样筒内的导液管可以有效解除采样时样品喷溅带来的烦恼,确保了取样筒及井场的整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新型便携式油井取样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取样筒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使用取样筒进行采样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由图1所示:一种新型便携式油井取样筒,包括带有提手的取样筒座1及若干配有筒盖的取样筒2。由图2所示:所述取样筒座1分成若干隔间11,每个隔间11的横切面为正六角形,若干隔间11组合形成蜂窝式结构,取样筒2插入取样筒座1的隔间11内。
由图3所示:所述取样筒2为正六棱柱状。对于有压力的管线或储罐,样品被放出的过程中,有时会有喷溅现象发生,导致井场被油水污染,为了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优选在取样筒2内设置导液管21,导液管21被垂直固定在取样筒2的内壁上,导液管21的上口低于取样筒2的上口,导液管21的下口高于取样筒2的下底。
使用时,将取样筒插入到取样筒座内,然后置于自行车筐内或挂于车把上,也可采用手提方式带至采样点,将采样口管线插入到取样筒的导液管内,打开采样口阀门取样,直至全部采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018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真空连续取样装置
- 下一篇:一种针对软土的双层壁封闭式取土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