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密集型LED引线框架料带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01075.9 | 申请日: | 2014-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671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杨风帆;林木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盛烨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62 | 分类号: | H01L33/62;H01L33/48 |
代理公司: | 安徽汇朴律师事务所 34116 | 代理人: | 丁瑞瑞 |
地址: | 23000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集型 led 引线 框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引线框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密集型LED引线框架料带。
背景技术
现有的LEDSMD2216系列产品,LED支架单元在金属片上的排布,左右相邻两定位圆孔间为PIN距,左右两列产品依靠连接杆相连,因产品较小,一个PIN距内设计一列产品,而因注塑工艺要求,PIN距最小保证6.00mm才能满足注塑流道的布置及强度问题,而当LED支架单元以6mm的PIN距排列时,左右两列产品间的连接杆面积非常大,按传统排布方式,在59-61mm*144mm的金属片上最大能排布LED支架单元数为22*24=528。从而导致金属片材料不能得到有效充分的利用,造成金属片上LED支架单元的总量少、密度小,从而使废料多、产量低、效率低、生产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有效充分利用金属片材料、增加产量、减少原材料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密集型LED引线框架料带。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密集型LED引线框架料带,包括一金属片,所述金属片上设有22条端子料带,每条端子料带上又分设两列分端子料带,相邻的两条端子料带的四列分端子料带中位于中间相邻的两列分端子料带的中心距为3.65mm,每条端子料带中两列分端子料带的中心距为2.9mm,每列分端子料带上均设有多排LED支架单元,每个LED支架单元大小形状均相同且其总长度和总宽度分别为2.2mm和1.6mm,所述LED支架单元的长度方向对应金属片的左右方向,LED支架单元包括一对导电端子、以及经注塑成型并与一对导电端子相扣合的塑胶杯座,所述一对导电端子的前后两端分别与金属片之间设有前后空腔,前空腔中金属片的内侧设有两个凸出的前卡点,后空腔中金属片的内侧设有两个凸出的后卡点,所述LED支架单元通过金属片上的前卡点和后卡点固定在金属片上;每条端子料带的上端中心设有一个大定位圆孔,每条端子料带的下端中心设有一个小定位圆孔,左右相邻两个大定位圆孔的中心点距离为一个PIN距,所述一个PIN距为6.55mm,左右相邻的两条端子料带之间靠宽度为1.3mm的连接杆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LED支架单元中,塑胶杯座上设有一上下贯通的容置凹腔,所述一对导电端子在左右方向上分别包括伸入塑胶杯座的容置凹腔内的连接部以及伸出塑胶杯座外的焊接部,所述一对导电端子的连接部相向设置并通过与塑胶杯座一体成型的隔离绝缘带隔开,所述导电端子的焊接部伸出塑胶杯座外的外端中部向外凸出形成一个端子引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每列分端子料带上均设有22排LED支架单元。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LED支架单元中,塑胶杯座的侧面分为相连接的上段和下段,所述上段和下段以导电端子的上表面为分界面,所述上段为下端倾斜向外的倾斜段,所述下段为垂直段。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金属片前后方向尺寸为59-61mm,左右方向的尺寸为144mm。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密集型LED引线框架料带,在相同规格的金属片上,在一个PIN距内设计两列LED支架单元,相对于现有的在一个PIN距内仅设计一列LED支架单元而言,大大增加了在相同规格金属片上能排布的LED支架单元的数量,通过在59-61mm*144mm规格的金属片上验证,可使在金属片上排布的LED支架单元数量从原来的22*24=528提高到本实用新型的44*22=968,提高为原来的1.83倍,从而使金属片材料得到了有效充分的利用,节约了原材料成本,提高了五金、注塑、电镀产量及生产效率,同时提高客户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相邻两条端子料带所包含的最上排LED支架单元结果示意图。
图3为单颗LED支架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4为单颗LED支架单元的侧视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盛烨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盛烨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010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碱性电池封口胶加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圆环钻杯无围坝COB封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