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粘贴式止血棉贴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99957.6 | 申请日: | 2014-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983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程垦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沃生科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崔友明 |
地址: | 43007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开***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粘贴 止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粘贴式止血棉贴。
背景技术
静脉穿刺是医疗活动中最常见的工作之一,例如,常见于医院化验科静脉抽血检查和治疗室患者静脉输液治疗。目前,在这些经皮肤静脉穿刺诊治活动结束后,主要是采用棉签压迫止血,棉签压迫止血有几个不足:一是止血时间较长,需要患者用手较长时间压迫,繁琐而不方便;二是压迫位置容易移动,造成再次出血,使穿刺点污馈,看起来不卫生;三是由于棉签有较大体积,止血后的棉签沾有血污,使用完毕后病人急于丢弃,常常由于患者随手丢弃棉签而污染环境卫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目前静脉穿刺后棉签压迫止血方法的不足,提供一种一次性粘贴式止血棉垫,用于皮肤静脉穿刺点的止血,使静脉穿刺点止血更方便、更卫生、更安全、更经济。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粘贴式止血棉贴,包括有单面胶纸和棉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棉垫位于单面贴纸的中央区域,所述的单面胶纸边缘设置有无黏胶区。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棉垫设置有一个用于抽拉针头的棉垫侧冀。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棉垫侧冀与单面胶纸的无黏胶区在同一侧方向上。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棉垫为圆形,棉垫侧翼为方形。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单面胶纸的形状为圆形、三叶草形、桃形或十字形。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根据一个基本的医学理论和事实,人体心脏具有泵功能,动脉属于高压腔,向全身组织输送血液;静脉属于低压腔,约等于或略低于外界大气压力,在右心系统的抽吸作用下,静脉负责将组织中代谢后的血液回流到心脏,因此,对于动脉系统的穿刺点需要足够力量长时间压迫才能充分止血,而对于静脉系统的穿刺点只需要简单压迫止血即可,这便成为本实用新型“粘贴式止血棉贴”的理论依据。
凝血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生理生化反应过程,从凝血因子I到XII以及各种参与其中的蛋白分子,每个环节受到干预都将影响凝血过程。在目前市售的多种促凝药物中,部分为蛋白质分子,容易分解破坏,不便于保存,所以,在本实用新型中选择性能稳定、便于保存和使用的促凝血物质,如止血棉(含药用明胶海绵、依地酸二鈉、安络血、甲醛)、醛基纤维素、氧 化纤维素”,并由所述中央棉垫承载,以封堵皮肤静脉穿刺点,使局部渗出血液快速凝固,达到快速止血目的。
棉纸中(或者棉签)的纤维也能够激活凝血机制,促进凝血过程。但是,如果使用棉签止血,由于人手的按压力量不均匀,棉签容易移动,很容易使局部刚刚形成的小凝血块移损,从而导致止血时间延长。本实用新型专利通过单面胶纸将中央棉垫固定在皮肤静脉穿刺点上,起到简单压迫作用,因为它将棉垫一次性固定在一个位点上,能够避免止血棉的移动及其带来的副作用,从而加快止血过程。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操作过程一次性完成,医生使用非常方便。
2、无需患者用手按压,患者方便。
3、止血迅速,止血效果好。
4、穿刺点封堵完全,无血渍外溢,安全卫生。
5、比用棉签止血舒适度高,
6、避免了用棉签止血时棉签被随意乱丢现象,有利于环境卫生保持。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形成批量产品的示意图;
1-单面胶纸、2-棉垫、3-棉垫侧冀、4-无黏胶区、5-光面塑料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是此说明不会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一种粘贴式止血棉贴,包括有单面胶纸1和棉垫2,所述的棉垫位于单面贴纸的中央区域,供封堵穿刺点使用,空白区域为黏胶区,起固定整体的作用,所述的单面胶纸边缘设置有无黏胶区4,供从载体上掀起时使用,所述的棉垫设置有一个用于抽拉针头的棉垫侧冀3,所述的棉垫侧冀与单面胶纸的无黏胶区在同一侧方向上,供拔针时轻轻压住针头时使用,以避免黏胶剂粘住金属针头。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棉垫为圆形,棉垫侧翼为方形。
为适应不同需求,所述的单面胶纸的形状为圆形、三叶草形、桃形或十字形。
本发明还可以制成如图2所示的批量产品,一组粘贴式止血棉贴盛载在光面塑料纸5载体上,从无胶区掀取下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步骤:
以医院化验科单侧前臂采血活动为例,具体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沃生科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沃生科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999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注塑模具取料头机械手
- 下一篇:一种自动冲切同时植入注塑成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