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制程一体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97734.6 | 申请日: | 2014-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955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黄海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海荣 |
主分类号: | H01M10/04 | 分类号: | H01M10/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瑞方达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4 | 代理人: | 林俭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一体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制程一体机。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在人们的生活中使用,人们对电池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在电池的制造过程中,包括将极片与电池钢壳焊接起来、装绝缘片及滚槽等工序,在现有常规技术中通常分别采用底焊焊接装置、绝缘片装配装置及滚槽装置独立工作来实现。现有的上述方式需要不同的工作人员来操作各种装置,人工成本高;且,需要人工搬运以实现电池在各种装置之间转换,自动化程度不高且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且人工成本低的电池制程一体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池制程一体机,包括机架、安装在所述机架上供电池钢壳在其内传送的轨道、将电芯焊接在电池钢壳内的底焊机构、检测所述电芯上的极片和电池钢壳的连接程度的拉力测试机构、将绝缘片装配在所述电池钢壳中的装片机构、以及对所述电池钢壳进行滚槽的滚槽机构;所述底焊机构、拉力测试机构、装片机构以及滚槽机构沿所述电池钢壳的行进方向依次安装在所述机架上。
优选地,所述轨道上还设有推动所述电池钢壳在所述轨道上行进和/或转向的推料机构。
优选地,该电池制程一体机还包括对电池钢壳内的极片定位进行检测的极片检测机构、以及将检测合格的所述电池钢壳内的极片整平的极片整平机构;所述极片检测机构和极片整平机构依次安装在所述机架上,并且在所述电池钢壳的行进方向上位于所述底焊机构之前。
优选地,所述极片检测机构包括沿所述极片的直立方向进出所述电池钢壳上端内的极片定位单元、以及检测经所述极片定位单元进出后所述极片的变化情况的传感器检测单元,所述极片定位单元和传感器检测单元依次位于所述电池钢壳的行进方向上。
优选地,所述极片检测机构还包括将经所述传感器检测单元检测后不合格的所述电池钢壳推离所述电池钢壳的行进方向的推料单元,所述推料单元位于所述传感器检测单元远离所述极片定位单元的一侧。
优选地,该电池制程一体机还包括对所述电池钢壳内的电芯进行扩孔以供所述底焊机构的焊针插接的扩孔机构;所述扩孔机构安装在所述机架上,并且在所述电池钢壳的行进方向上位于所述底焊机构之前。
优选地,所述装片机构包括用于放置绝缘片材料的放卷单元、以及从绝缘片材料上冲出绝缘片并放置到所述电池钢壳中的冲片单元,所述冲片单元位于所述放卷单元的放料方向上。
优选地,所述装片机构还包括用于卷收绝缘片废料的收卷单元,所述收卷单元位于所述冲片单元远离所述放卷单元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底焊机构、拉力测试机构、装片机构以及滚槽机构的工位上分别设有定位所述电池钢壳的定位件,各个所述机构工位上的所述定位件相同或不同。
优选地,所述定位件为磁铁或滚轮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制程一体机,将底焊机构、拉力测试机构、装片机构以及滚槽机构沿电池钢壳的行进方向依次安装在机架上,电池钢壳在机架上依次进行至各个机构,依次完成底焊、装片及滚槽等工序,实现电池制程的一体化,自动化程度高,提高了电池的生产效率且降低了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池制程一体机的俯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电池制程一体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池制程一体机,包括机架11,安装在机架1上供电池钢壳2在其内传送的轨道10,沿电池钢壳2的行进方向(如图1中虚线及其上箭头所示)依次安装在机架1上底焊机构20、拉力测试机构30、装片机构40以及滚槽机构50;其中,底焊机构20用于将电芯焊接在电池钢壳2内,拉力测试机构30检测电芯上的极片和电池钢壳2的连接程度,装片机构40用于将绝缘片装配在电池钢壳2中,滚槽机构50用于对电池钢壳2进行滚槽,电池钢壳2在机架1上通过轨道10依次进行至各个机构,依次完成底焊、装片及滚槽等工序,实现电池制程的一体化,自动化程度高,提高了电池的生产效率,且不需人工将电池钢壳2依次转移至各个机构,从而降低了人工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海荣,未经黄海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977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减少微波反射的矩形波导装置
- 下一篇:折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