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风机蓄热燃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97260.5 | 申请日: | 2014-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076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张会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沃达机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4/46 | 分类号: | F23D14/46;F23D14/66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苗强 |
地址: | 471039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机 蓄热 燃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铁包燃烧器,尤其是一种无风机蓄热燃烧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钢/铁包蓄热燃烧器是由换向阀、引风机、鼓风机及其相关附件配合来实现的,不仅结构复杂,且因为所述各部件几乎全部集中在包盖上,不仅使包盖重量大,增加了驱动所需要的能量,也因为各部件处于高温区,既降低了其使用寿命,也增加了维修和更换的劳动强度;而且这种结构的燃烧器蓄热效率低、燃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燃烧效率和蓄热效率高的无风机蓄热燃烧器。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无风机蓄热燃烧器,设有流量倍增器和燃烧嘴,在流量倍增器的一端设有燃气入口,在流量倍增器的侧部设有冷空气自动进口,在流量倍增器的另一端设有冷空气出口和燃气出口,所述的燃气出口通过燃气连接管直接与燃烧嘴相连接,所述的冷空气出口设有一个蓄热器,所述的蓄热器并排设有三个通道,燃烧嘴设置在中间通道的上部,中间通道的下部设有燃烧气体出口,另两个为蓄热体通道,蓄热体通道的下部设有废气进口,上部设有废气出口,所述的冷空气出口通过预热气体接头分别与两个蓄热体通道相连通,所述的两个蓄热体通道分别设有预热气体出口,所述的预热气体出口通过连接管连通到燃烧嘴。
进一步地,所述的流量倍增器为一个箱体,箱体内设有燃气通道和空气通道,所述的空气通道依次由首级文氏管、二级文氏管和末级文氏管连通构成,且首级文氏管、二级文氏管和末级文氏管分别位于三个不同的腔室,在三个腔室上均设有与大气相通的空气自动进口。
进一步地,在流量倍增器设有燃气入口的一端还设有一个压缩空气入口,其与首级文氏管的进口端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的燃烧嘴包括一个燃烧管,一个燃气进口接头和一个空气进口接头,燃烧管的上端密封连接有一个连接套,所述的燃气进管接头包括一段燃气进管和一个与其一端固定连接的法兰Ⅰ,燃气进管的一部分套设进连接套内,所述的空气进口接头包括一段空气进管和一个与其一端固定连接的法兰Ⅱ,空气进管垂直穿过连接套,与燃气进管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流量倍增器,在不需要风机的条件下,可以为钢/铁包蓄热燃烧嘴提供燃料燃烧所必须的空气;蓄热器采用双通道,不仅省去了换向阀及其相关附件,而且提高了蓄热效率和燃烧效果,实现了节约资源、降低成本的有益效果。另外本产品结构紧凑,使用寿命长,且维修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图3为图1中蓄热器的俯视图。
图4为图3的B-B视图。
图5为图4的C-C视图。
图6为图4的A-A视图。
图7为图1中流量倍增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中燃烧嘴的示意图。
图中,1、压缩空气入口,2、燃气入口、3、流量倍增器,3-1、燃气通道,3-2、首级文氏管,3-3、二级文氏管,3-4、末级文氏管,3-5、冷空气自动进口,4、燃气连接管,5、燃烧嘴,5-1、燃气进口接头,5-2、连接套,5-3、燃烧管,5-4、空气进口接头,6、蓄热器,6-1、废气进口,6-2、气道Ⅰ,6-3、耐火保温体,6-4、蓄热体,6-5、气道Ⅱ,6-6、气道Ⅲ,6-7、废气出口,6-8、燃烧嘴安装孔,6-9、方形气管,6-10、预热气体出口,7、引风管,8、热空气连接管,9、预热气体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具体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沃达机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洛阳沃达机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9726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型紫外线传感节点
- 下一篇:一种大型电力设施声功率级现场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