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LED控制装置外壳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97186.7 | 申请日: | 2014-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685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李杨;方友维;王彦;张从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维新能源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6 | 分类号: | H05K5/06;H05K7/2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张惠忠 |
地址: | 211135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led 控制 装置 外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ED照明用具,特别是一种新型LED控制装置外壳。
背景技术
传统的LED控制装置外壳,该外壳与LED驱动电源之间形成的空腔内需要全部填充硅胶,使LED驱动电源与控制装置外壳形成一体,也即将该硅胶以挤铝灌胶的方式填充在控制装置外壳与LED驱动电源之间,从而达到LED驱动电源的绝缘、控制装置外壳的密封防水以及散热功能。当LED驱动电源功率较小时,该种设置结构还可以采用。然而,当LED驱动电源功率较大时,将存在如下不足:
1. 控制装置外壳体积大,对应的外壳与LED驱动电源之间的灌胶量将增大。这样,将大大增加LED控制装置的重量,导致组装耗时耗人力,工位转移运输不便。
2. 外壳与LED驱动电源之间填充的灌胶,使LED驱动电源与控制装置外壳形成一体。因此,不能对安装有LED驱动电源的产品进行返修和升级。从而,使安装有LED驱动电源的产品的寿命短,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
3. 此外,上述灌胶的LED控制装置,由于灌胶后线缆不可拆卸,故要想做到编程调光及智能控制功能,必须通过线缆外接防水盒方能实现此功能。然而,这种方式一方面增加了安装使用面积,显得累赘;另一方面,防水盒的设置,也增加了控制装置的整体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重量轻、体积小、能防水及散热,还能进行编程调光及智能控制且成本低的新型LED控制装置外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LED控制装置外壳,包括盖体和用于放置LED驱动电源的壳体,所述盖体和壳体相互扣合并通过若干个螺钉固定连接,所述盖体和壳体的扣合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和硅胶层,所述壳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带有中心孔的防水接头和一个可打开的闷盖,每个防水接头的中心孔内均设置有橡胶护套线缆,所述壳体内侧顶部设置有若干个LED驱动电源固定孔,所述盖体内侧设置有第一绝缘片,所述壳体底部内侧面设置有第二绝缘片,第一绝缘片和第二绝缘片上均设置有若干个绝缘片孔,第一绝缘片上的每个绝缘片孔与盖体之间以及第二绝缘片上的每个绝缘片孔与壳体之间均设置有硅胶散热垫片。
上述壳体的其中一端还设置有一个接地孔。
上述每个防水接头和每个闷盖与壳体的连接处分别设置有O型密封圈。
上述壳体与每个防水接头和每个闷盖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向外侧凸出的凸起格挡。
上述每个螺钉均为不锈钢十字槽沉头螺钉。
上述每块硅胶散热垫片的面积大于每个绝缘片孔的面积,硅胶散热垫片粘接在绝缘片孔上。
上述壳体外侧还设置有标签槽。
上述盖体两端还各设置一个悬挂固定孔。
上述盖体和壳体的厚度为2mm。
上述每个防水接头和每个闷盖均为塑胶或尼龙材料。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上述第一绝缘片及第二绝缘片的设置,能使LED驱动电源与壳体和盖体之间绝缘,若干块硅胶散热垫片的设置,使LED驱动电源与壳体和盖体之间绝缘的同时,还能使LED驱动电源的热量快速散发,壳体和盖体扣合连接处设置的密封圈及硅胶层以及防水接头的设置,使本外壳能密封防水。因此,本外壳不需要通过灌胶实现绝缘密封与散热防水,故壳体和盖体的体积可以做的很小,重量减轻,方便携带与安装。另外,壳体和盖体之间为扣合与螺纹连接,可以方便对其中的LED驱动电源进行检修或更换,从而延长LED控制装置的使用寿命。进一步,直接打开闷盖,即可进行编程调光及智能控制,不需要设置防水盒,结构紧凑,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LED控制装置外壳正放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LED控制装置外壳倒放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壳体的俯视图;
图4是图2中盖体的仰视图;
图5是图2中壳体与盖体的扣合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圆圈区域(即Ⅰ区)的放大图。
其中有:1.盖体;2.螺钉;3.密封圈;4.壳体;5.O型密封圈;6.防水接头;7.闷盖;8.橡胶护套线缆;9.螺纹孔;10.接地孔;11.沟槽;12.硅胶层;13.硅胶散热垫片;14.凸台;15.凸起格挡;16.LED驱动电源固定孔;17.标签槽;18.第一绝缘片;19.第二绝缘片;20.LED驱动电源;21.中心孔;22.绝缘片孔;23.悬挂固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维新能源科技南京有限公司,未经艾维新能源科技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971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传动装置改进型的左式翻车机
- 下一篇:一种快速抽插式防尘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