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良的减震器总成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297172.5 | 申请日: | 2014-06-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682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 发明(设计)人: | 吴任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百孚车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F9/36 | 分类号: | F16F9/36;F16F9/3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5315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良 减震器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减震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良的减震器总成。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汽车工业,特别是轿车工业的迅猛发展,作为汽车重要配件的减震器,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汽车减震器是一种阻尼元件,是汽车悬架系统的重要组成元件之一,对车辆行驶的平顺性、舒适性、安全性、转向操作性和通过性起决定性的作用,目前市场上的汽车减震种类繁多,经过无数的实践证明了减震器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比如减震器的导向油封结构,会存在漏油的情况,长时间的摩擦导向器会产生间歇从而导致活塞杆在传动时存在偏差,影响传动的平稳性,且常见的减震器中的活塞杆因为没有限位装置,活塞杆行程无法控制,会造成活塞杆与导向器发生碰撞,久而久之,会影响导向器的质量,降低使用寿命,另外减震器后部的支架体其稳固性较差,在受到较大冲击或震动时,会有抖动的情况,也会影响到减震器内部零部件的使用寿命,还有减震器的防尘罩防尘效果不够强,会对油封结构造成潜在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的减震器总成,其具有固定性好、防止活塞杆与导向器碰撞、密封性强、防尘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改良的减震器总成,包括储油筒、压缩阀总成、活塞总成、活塞杆、导向器总成、油封总成、底盖、防尘盖、支架体、弹簧盘,所述储油筒内部左侧设有压缩阀总成,所述压缩阀右部设有活塞总成,所述活塞总成右部连接有活塞杆,所述储油筒内右部依次设有导向器总成,油封总成,所述油封总成外设有防尘盖,所述储油筒左端设有底盖,所述底盖外套接有支架体,所述储油筒中部外表面套接有弹簧盘,所述储油筒右端设有油封挡圈,所述油封挡圈与油封总成右端完全密封吻合,所述油封总成左部设有第一油封唇口,所述油封总成右部设有第二油封唇口,所述防尘盖内腔底部设有密封垫圈,所述防尘盖盖口设有翻边,所述活塞杆中部设有限位装置,所述支架体下部设有防摆动装置。
其中,所述第一油封唇口外设有O型密封圈,所述第二油封唇口外设有密封环。
其中,所述第一油封唇口深度小于第二油封唇口的深度。
其中,所述限位装置固接于活塞杆上,所述限位装置包括底座、受力板,所述受力板螺接有底座上。
其中,所述受力板的右端设为螺纹状。
其中,所述受力板为橡胶。
其中,所述防摆动装置为焊接于支架体底部的筋板,所述筋板一侧焊接有锁紧螺母,所述筋板上开设有与锁紧螺母相通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包括储油筒、压缩阀总成、活塞总成、活塞杆、导向器总成、油封总成、底盖、防尘盖、支架体、弹簧盘,所述储油筒内部左侧设有压缩阀总成,所述压缩阀右部设有活塞总成,所述活塞总成右部连接有活塞杆,所述储油筒内右部依次设有导向器总成,油封总成,所述油封总成外设有防尘盖,所述储油筒左端设有底盖,所述底盖外套接有支架体,所述储油筒中部外表面套接有弹簧盘,所述储油筒右端设有油封挡圈,所述油封挡圈与油封总成右端完全密封吻合,所述油封总成左部设有第一油封唇口,所述油封总成右部设有第二油封唇口,所述防尘盖内腔底部设有密封垫圈,所述防尘盖盖口设有翻边,所述活塞杆中部设有限位装置,所述支架体下部设有防摆动装置,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通过油封挡圈将油封直接密封于储油筒内,提高油封的密封效果,在防尘盖内腔底部设密封垫圈有效抵抗灰尘、沙粒等物质进入到油封内,防尘效果好,通过防摆动装置使得支架体的固定性更好,通过锁紧螺母调整锁紧力,活塞杆体上的限位装置,减少活塞杆行程过大时活塞与导向器发生碰撞,提高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K-K截面图。
附图标记
1、储油筒; 2、底盖;
3、压缩阀总成; 4、活塞总成;
5、活塞杆; 6、弹簧盘;
7、支架体; 8、导向器总成;
9、油封总成; 10、防摆动装置;
11、限位装置; 12、防尘盖;
13、第一油封唇口; 14、第二油封唇口;
15、0型密封圈; 16、密封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百孚车业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百孚车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971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弹簧采用串联方式连接的双质量飞轮
- 下一篇:一种汽车减震器总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