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成形极限胀形试验凸模的改进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97096.8 | 申请日: | 2014-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088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刘立现;李晓刚;章军;赵宁;郑学斌;郑天然;陈庆;陈连峰;李春光;徐晓宁;李蔚然;李涛;姚野;王宝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钢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2 | 分类号: | G01N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7 | 代理人: | 刘月娥 |
地址: | 10004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成形 极限 试验 改进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胀形试验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成形极限胀形试验凸模的改进装置,适用于成形极限胀形试验时凸模的快速装配。
背景技术
由金属薄板在各种应变状态时所能达到的极限应变值所构成的图形,称为成形极限图。它用来表示金属薄板在出现局部变薄(失稳或颈缩)和断裂之前可能达到的变形水平。成形极限胀形试验是获得板料成形极限图的重要试验步骤,现有胀形试验设备中凸模(如图1所示)与底座连接方式为:凸模置于底座上,通过底座上螺纹与凸模旋紧连接。该连接方式是通过螺纹来连接,螺纹有一定的螺旋角,因此,凸模与底座连接后不能完全水平贴合,在工作时大压力的作用下容易把螺纹压溃损坏,而且影响实验数据结果的准确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形极限胀形试验凸模的改进装置,克服了现有成形极限胀形实验时凸模连接方式的缺点,实现了模具的高精度装配,提高了实验效率。
本实用新型包括第二底座3、第二凸模4、螺栓5,第二凸模4为圆柱体,圆柱体上有法兰,法兰上有螺栓5连接孔;第二底座3上有圆形凸台,第二凸模4置于第二底座3上,第二凸模4与第二底座3同轴,第二凸模4法兰上螺栓孔与第二底座3上螺栓孔对准用螺栓3将第二凸模4与第二底座3连接固定。
在第二凸模4圆柱体底部加工出法兰,在法兰上加工出螺栓连接孔;在第二底座3上也加工出对应的螺栓连接孔,便于与第二凸模4通过螺栓来连接;在第二底座3中部加工有与第二底座3同心圆的凸台,用于对第二凸模4的同轴定位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解决了成形极限试验中凸模装配连接缺陷的问题,它克服了凸模装配时连接水平性差,不易承受大压力等缺点,提高了实验数据的准确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改进前凸模与底座的结构原理图。其中,第一底座1、第一凸模2.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凸模与底座的结构原理图。其中,第二底座3、第二凸模4、螺栓5。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包括第二底座3、第二凸模4、螺栓5,第二凸模4为圆柱体,圆柱体上有法兰,法兰上有螺栓5连接孔;第二底座3上有圆形凸台,第二凸模4置于第二底座3上,第二凸模4与第二底座3同轴,第二凸模4法兰上螺栓孔与第二底座3上螺栓孔对准用螺栓3将第二凸模4与第二底座3连接固定。
将胀形试验机设备盖打开,将第二凸模4、螺栓3等工具准备好,装配时将第二凸模4置于第二底座3上,通过第二底座3上圆形凸台来定位,使第二凸模4与第二底座3同轴,然后第二凸模4使第二凸模4法兰上螺栓孔与第二底座3上螺栓孔对准,接着用螺栓3将第二凸模4与第二底座3连接固定,收拾好装配工具。第二凸模4安装完成后,把第二凸模4半球头上涂适量润滑脂,将准备的实验样片放入设备中,进行胀形实验。该装置解决了成形极限试验中凸模装配连接的问题,它克服了凸模装配时连接水平性差,不易承受大压力等缺点,提高了实验数据的准确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钢总公司,未经首钢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9709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线性磨耗仪的磨损头压力调控结构
- 下一篇:可编程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