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载气净化装置的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97056.3 | 申请日: | 2014-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411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2 |
发明(设计)人: | 孙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璐 |
主分类号: | G01N21/31 | 分类号: | G01N21/31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01900 上海市宝山区盘***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载气 净化 装置 分子 吸收 光谱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分析仪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净化装置的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
背景技术
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以下简称GPMAS)是基于被测成分所分解成的气体对光的吸收强度与被测成分浓度的关系遵守比耳定律这一原则来进行定量测定的,根据吸收波长的不同,也可以确定被测成分而进行定性分析。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是基于GPMAS原理,通过化学反应将液相样品中的待测成分转化为气体,使气体从液相样品中分离出来并载入测量系统测定气体的含量,最后计算出样品中待测成分浓度的设备。其用于测定氨氮、硫化物、凯氏氮、总氮、硝酸盐、亚硝酸盐、亚硫酸盐、氯离子、高锰酸盐指数。
中国专利号为:201210121247.X,名为一种便携式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其公开了这样一种技术方案,包括进样装置、加热装置、气液分离装置、干燥装置和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传感器、检测器、信号处理系统、控制系统与读出系统,所述传感器位于所述气液分离装置的气体输出口处。该技术方案采用传感器替代现有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检测装置中的脉冲灯电源、锐线光源灯和透镜组,简化了检测装置的结构,仪器生产成本降低,且便于携带,可对户外的待测物体进行检测,仪器适用范围广泛。
但是上述专利技术也存在不足之处,用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进行检测时,对进入气液分离器的气液混合物进行气液分离需要载入载气,传统载气使用不安全的高压钢瓶氮气做载体,需要建立钢瓶室和铺设送气管道,这种办法既不 安全,又很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带载气净化装置的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其目的是解决传统使用高压钢瓶氮气作为载气分离出进入气液分离器中的混合物中的待测气体而导致需要建立钢瓶室的麻烦的这一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基本技术方案为:一种带载气净化装置的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包括光谱仪壳体,以及设置在光谱仪壳体内部的依序连通的空气反应器、吸光管、单色器、光电倍增管以及信息处理系统,该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还包括载气体净化装置,所述该载气体净化装置包括依序连通的空气泵、净化器以及流量计,所述流量计连通所述空气反应器。该技术通过空气泵以空气为载体可将需要的气体带进反应器中,避免了以往的装置使用高压氮为载体进行气体输入所带来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带载气净化装置的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中,所述净化器包括净化器瓶体、位于净化器瓶体两端的瓶体活塞、套接于所述瓶体活塞的通气管及存放于所述净化器瓶体内存的活性炭净化剂。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带载气净化装置的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中,所述净化器瓶体为圆柱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带载气净化装置的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中,所述流量计上设置有一个流量调节开关。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带载气净化装置的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中,所述吸光管上部设置有一连通该吸光管内部的废气吸收管,该废气吸收管用于收集吸光管内释放的有毒气体。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带载气净化装置的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中,该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还包括有废液池,该废液池通过一管道连接所述空气反应器的上 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对进入气液分离器的气液混合物进行气液分离时所需要的载气使用经过净化装置的空气作为载体,安全可靠,省去了建立钢瓶室的麻烦。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所述带载气净化装置的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的结构原理图;
图2为图1所述的带载气净化装置的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的净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述的带载气净化装置的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的流量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1、附图2和附图3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但不应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对照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包括光谱仪壳体,以及设置在光谱仪壳体内部的依序连通的空气反应器10、吸光管20、单色器30、光电倍增管40以及信息处理系统50,该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还包括载气体净化装置,所述该载气体净化装置包括依序连通的空气泵60、净化器70以及流量计80,所述流量计80连通所述空气反应器10;所述空气反应器还连接有废液池90;其中所述吸光管20的上部连接有连通该吸光管20的废气吸收管2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璐,未经孙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970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气田用流动态无损泡沫体系观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跳汰机床层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