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顶管的拆卸式钢结构中继间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296682.0 | 申请日: | 2014-06-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070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 发明(设计)人: | 孙焕斌;胡斌;张瑞博;孙东晓;辛本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L1/06 | 分类号: | F16L1/06;F16L1/028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方专利事务所 31127 | 代理人: | 吴干权;单大义 |
| 地址: | 20043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拆卸 钢结构 中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和顶管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顶管的拆卸式钢结构中继间。
[背景技术]
中继间是长距离顶管施工中必不可少的设备。在长距离的顶管中,中继件的作用就是把一长段变成几小段,然后可以分段顶进。
以往顶管所用中继间的结构,都是把所有部件焊接在中继间的前后壳体上,等到顶管贯通以后拆除中继间时,再用气割把所有焊接在中继间上的所有部件一一割下。这种做法存在以下缺点:气割过程中如果通风不良易造成安全事故;气割后会对钢管原有的内外防腐造成破坏,内防腐可在管内修复,但外防腐是无法修复的;气割后还要打磨很费时、费力;气割下来的部件大多无法再利用,增加施工成本。以往在混凝土顶管中采用的中继间,把液压油缸安装在内外壁之间环状空间内。为了容纳液压油缸中继间前特管钢套环长度较长,套环尾部滑动密封有效长度短,易变性,前特管制造困难,精度低,中继件密封困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缺点,解决长距离顶管施工中管段多、接头多、传力不均、摩擦阻力的动力大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新颖的拆卸式钢结构中继间,传力均匀,施工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顶管的拆卸式钢结构中继间,包括中继间前段2、中继间后段4、中继间油缸3,该中继间为圆形,由中继间前段2和中继间后段4及填充在中继间前段2和中继间后段4之间的中继间油缸3组成,所述的中继间前段2和中继间后段4为前后两个钢承力环,两个钢承力环由若干个环向分段的钢承力环螺栓连接构成,所述的中继间油缸3由若干个环向分段油缸固定在中继间后段4承力钢环上,两个钢承力环和油缸拆除螺栓后,使顶管施工中的混凝土管合拢。
中继间前段2由五个环向分段采用螺栓连接构成钢承力环。
中继间后段4由五个环向分段采用螺连接构成钢承力环,所述的中继间后段4的环向中间等距离设有10~15个中继间油缸。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设计合理、结构新颖、施工方便、便于拆除,根据顶管技术原理,把顶力控制在安全范围内,用中继间一段一段推进,从而达到长距离顶管的目的,生产容易,成本低,有利于提高工人安全保障。
本实用新型的四个创新点在于:
1.中继间的总长度缩短,充分利用的管道内部的空间,同时使前特管的钢套环缩短,使密封可靠,管材的生产变的简单;
2.中继间的制作方便简单,特别是在大口径顶管中,分块组装给运输带来很大的便利;
3.使用完毕后可以很方便的进行拆除,不需要在管道内进行切割拆除,有利于管道内空气清洁,不污染环境;
4.中继间可以重复利用,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应用构造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构造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继间前段的组成块构造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继间前段的组装后构造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继间后段组成块构造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继间后段组成块另一实施例构造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继间后段组装后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继间后段另一实施例组装后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构造图;
图中:1.前特管 2.中继间前段 3.中继间油缸 4.中继间后段 5.后特管 6.螺栓;
指定图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摘要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这种中继间的结构和原理对本专业的人来说是非常清楚的。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一种可以拆卸的钢构件中继间,包括中继间的前段和后段,其特点是二者都采用拼装组成,下面结合图1对本专利作进一步说明。中继间所需要的液压油缸安装在管道内壁以内,当工作时液压油缸撑开,通过中继间前后段,把力传递到前特管和后特管的管壁端面。中继间前、后段都是由几部分拼装组成实现方式是环向分段,把一个大的圆环分成几段圆弧,在工作时把几段圆弧段拼装成一个圆环,接头处采用的是螺栓连接。中继间前段由五个环向分段采用螺栓连接构成钢承力环,如图2为前段的组成块,图3是拼装好的前段。
中继间后段由五个环向分段采用螺连接构成钢承力环,所述的中继间后段的环向中间等距离设有10~15个中继间油缸,有两种不同结构,图5为中继间后段组成块构造图;图7为中继间后段组装后示意图;图6是中继间后段组成块另一实施例构造图,图8是中继间后段另一实施例组装后的示意图。
中继间前段2的直径嵌入连接前特管1的内腔壁上,中继间后段4的直径嵌入后特管5的内腔壁上,工作时,中继间油缸3撑开,分别通过中继间前段2和中继间后段4的钢环把力传到中继间前特管和中继间后特管的端面,构成传递顶力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市政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966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梯
- 下一篇:模块化电梯井道用基础底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