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太阳能光伏发电建筑一体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296264.1 | 申请日: | 2014-06-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610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 发明(设计)人: | 徐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大粤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B7/02 | 分类号: | E04B7/02;E04D13/18;E04D13/064;H02S20/23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发电 建筑 一体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能光伏发电建筑一体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太阳能分布式发电项目以房屋天面彩钢瓦为基础,再在房屋天面上安装支架以固定太阳能电池组件;这种传统建筑房屋天面可以应对自然界中太阳、雨及极端天气情况,但是这种结构有以下缺点:1、成本投入过高,成本包括购买成本和安装成本,由于其需要传统房屋天面的投入和太阳能发电项目的投入,因此,增加了购买成本,同时,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安装支架要固定在彩钢瓦上,还要保证使用的彩钢瓦的承重能力,而且,其安装包括了传统房屋天面的安装以及太阳能发电项目的安装,造成安装成本过高;2、由于传统房屋天面上安装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数量有限,其安装功率受到一定限制,在需要大功率时,现有结构则无法满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太阳能光伏发电建筑一体结构,其将太阳能光伏组件代替传统房屋天面彩钢瓦结构,大大降低了成本投入,同时,其安装功率得到了保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太阳能光伏发电建筑一体结构,其包括屋面、房屋支架、立柱,所述房屋支架的两端分别固定于对应的立柱上,屋面固定于房屋支架上,所述屋面 由太阳能电池组件、或太阳能电池组件和透光板拼接而成,且屋面为倾斜结构,其前端面与地面的距离小于后端面与地面的距离,所述前端面对应的立柱为前立柱,其后端面对应的立柱为后立柱,所述前端面与前立柱之间设有一排水槽,所述排水槽与固定于前立柱上的排水管道相连通,所述排水槽与地面的距离小于前端面与地面的距离。
所述排水槽的第一端部向上延伸并固定于前立柱内形成防雷针网,所述防雷针网与房屋防雷网相连接,其第二端部延伸至屋面下侧设有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散热排风口内。
所述排水槽的上侧安装一网格结构。
所述后端面与后立柱通过收口板固定。
所述前立柱或/和后立柱的外表面固定连接压型钢瓦。
相邻太阳能电池组件之间设有30mm的缝隙。
所述缝隙通过防水胶填充。
相邻太阳能电池组件之间通过角码固定于房屋支架上。
所述房屋支架设有纵向支架和横向支架。
本实用新型所阐述的太阳能光伏发电建筑一体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1、用倾斜式太阳能电池组件构成的屋面代替传统彩钢瓦房屋天面,使用材料价格低,购买方便,减少了投入成本;
2、屋面容易清洁,连接处理方式简单便于维护维修,施工工艺简单;
3、整个屋面均可采用太阳能电池组件拼接形成,安装功率得到保障;
4、防水、防雷以及散热只需在原有传统房屋的基础上增加排水槽即可解决, 使用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太阳能光伏发电建筑一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屋面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屋面;11、太阳能电池组件;12、透光板;2、房屋支架;3、立柱;4、收口板;5、排水槽;51、端部;52、端部;6、排水管道;7、压型钢瓦;8、角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光伏发电建筑一体结构做进一步描述,以便于更清楚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思想。
本实用新型以两个屋面安装在一起,即共用一立柱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进行说明,请参照图1所示。太阳能光伏发电建筑一体结构,其包括屋面1、房屋支架2、立柱3,房屋支架2的两端分别固定于对应的立柱3上,屋面1固定于房屋支架2上。屋面1为倾斜结构,屋面1斜面向南,在中国南方地区可以斜度10-15度,而在北方20-30度角(同时减少连接点遮荫量太阳能电池组件面积),屋面1的前端面与地面的距离小于后端面与地面的距离,前端面与立柱3之间设有一排水槽5,排水槽5与固定于立柱3上的排水管道6相连通,排水槽5与地面的距离小于前端面与地面的距离。
排水槽5的其中一个端部51向上延伸并固定于立柱内形成防雷针网,防雷针网与房屋防雷网相连接,其另一个端部52延伸至屋面1下侧设有的太阳能电池组件11的散热排风口内,按点位设置供水(供维护清洁组件用)消防系统, 防雷和散热均可通过该排水槽5完成,安装十分方便。排水槽5的上侧安装一网格结构,作为排水槽的维护通道。为了美观,可在立柱外壁上固定安装压型钢瓦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大粤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大粤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962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