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贴片灯带式路灯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295357.2 | 申请日: | 2014-06-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636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 发明(设计)人: | 樊邦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鹤山丽得电子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19/00;F21V23/00;F21V29/00;F21V31/00;F21Y101/02;F21W131/103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9728 广东省江***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贴片灯带式 路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贴片灯带式路灯。
背景技术
与传统路灯相比,LED路灯具有色度好、能耗低,寿命长的特点。现有的LED路灯的光源为设有LED的硬质基板或印刷电路板,基板的成本较高而且厚度和重量较大,而传统的印刷电路板的导电金属部分为通过化学蚀刻形成的铜箔,其厚度导热和散热性能不好,LED的热量会在灯体内部积聚,长期使用会导致光衰;另外,路灯应用于室外场合,对防水要求较高,传统路灯的防水结构复杂,成本高;另一方面,传统的印刷电路板的线路线和电源线设置在同一平面,这样宽度就很宽;也有将线路线和电源线设在不同的层面上从而减少宽度,但此结构在生产制作时存在较多的缺陷,如需要叠放很多层、工艺复杂步骤较多、各层的对准较麻烦、良率低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贴片灯带式路灯,其防水性能优异,散热效果好,结构简单,生产效率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贴片灯带式路灯,包括灯头和与灯头连接的灯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头包括灯壳、透光罩板和光源,所述灯壳内部设有凹腔,所述光源设置于凹腔内,所述罩板固定于灯壳上且密封凹腔,所述光源包括软电路板和设置于软电路板上的多个LED。
进一步地,所述光源为多条带状光源,所述多条带状光源之间形成并排分布,该种结构可以有效地提高路灯的照度。
进一步地,所述凹腔内还设有反光罩,所述反光罩围于光源的四周,可以进一步提高路灯的光效。
进一步地,所述凹腔的内表面涂有导热胶,所述光源通过导热胶粘结固定于凹腔内,有效改善灯体的散热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光源的外部包封有透光包覆层,进一步提高灯体的防水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软电路板包括多条扁平金属导线和压合于扁平金属导线表面的绝缘层,所述部分扁平金属导线根据电路所需设有冲断口,LED焊接于冲断口或跨接于相邻两根扁平金属导线上,该种非腐蚀性电路板具有优良的散热性、耐弯折和挠曲性,同时有利于LED灯带做得更长,如10米、100米甚至更长。
进一步地,所述扁平金属导线包括一组电源线和至少一条串联线,所述绝缘层包括第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第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分别贴合于扁平金属导线两侧,第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上沿长度方向均设有折叠部,第一绝缘层的折叠部与第二绝缘层的折叠部位置相对应,扁平导线关于折叠部折叠而形成多个折面层。这样,电路板可沿长度方向折叠,宽度可以做得更窄,灯体内部空间更紧凑。
进一步地,所述软电路板的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沿长度方向都设有冲切口,所述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的冲切口的位置相对应,第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均沿自身冲切口折叠,这样就更便于软电路板的折叠,而且折叠后不会翘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采用焊有LED的柔性电路板作为光源,其照度高,结构简单,生产效率高,防水和绝缘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光源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光源的截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焊有LED的软电路板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所述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的限定。
参照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包括灯头和与灯头连接的灯杆(图上未示),所述灯头包括灯壳1、透光罩板4和多条带状光源2,在本实施例中,光源2为包括软电路板22和多个LED21焊接于软电路板22上而形成的贴片灯带,贴片灯带的外部包封有柔性包覆层23,灯壳1由包括灯杆接头10、端盖11、后盖12在内的零部件组装而成,其内部形成一凹腔,带状光源2设置于凹腔内,且多条带状光源2之间形成并排分布,多条带状光源2皆平行于罩板4而放置。所述罩板4为透明钢化玻璃板,其固定于灯壳1上且密封凹腔,带状光源2所发出的光透过罩板4向往照射。为进一步提高光效,凹腔内还设有反光罩3,所述反光罩3围于光源2的四周;凹腔的内表面涂有导热胶,所述光源2通过导热胶粘结固定于凹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鹤山丽得电子实业有限公司,未经鹤山丽得电子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953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