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撑开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95236.8 | 申请日: | 2014-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705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何清义;许建中;周强;罗飞;代飞;侯天勇;张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56 | 分类号: | A61B17/5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400038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撑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撑开器。
背景技术
某些腰椎结核、肿瘤患者需要进行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为此,需要用专用的撑开器对病变的椎间隙进行撑开,以便恢复椎间隙和椎间孔的高度,同时有利于椎间融合器的型号选择,因此,椎间撑开器选用不同的厚度、深度以及不同的倾斜角度,能够使病变椎间隙的高度恢复到理想状况,从而为椎间融合打下基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撑开器,旨在使病变椎间隙的高度恢复到理想状况,为椎间融合打下基础。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撑开器,该撑开器前部的横截面为矩形,该撑开器前部的前端的宽度小于后端,该撑开器前部后端的肩部与撑开器前部的侧边倾斜相交,该撑开器前部的前端为楔形结构,楔形结构的前端经过圆角处理。
进一步,所述的撑开器前部的厚度为5mm,所述的撑开器前部的一个侧边与撑开器中心线之间的倾斜角为7°。
进一步,所述的撑开器按照宽度不同分为8mm、10mm、12mm、14mm4个类型。
效果汇总
本实用新型的撑开器具有不同的厚度、深度以及不同的倾斜角度,能够使病变椎间隙的高度恢复到理想状况,从而为椎间融合打下基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撑开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撑开器的结构,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撑开器,该撑开器前部的横截面为矩形,该撑开器前部的前端的宽度小于后端,该撑开器前部后端的肩部与撑开器前部的侧边倾斜相交,该撑开器前部的前端为楔形结构,楔形结构的前端经过圆角处理。
进一步,所述的撑开器前部的厚度为5mm,所述的撑开器前部的一个侧边与撑开器中心线之间的倾斜角为7°。
进一步,所述的撑开器按照宽度A的不同分为8mm、10mm、12mm、14mm4个类型。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 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952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神经丛刺激套管针
- 下一篇:一种脊柱椎体成形防骨水泥渗漏的组合式内植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