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恒温接收前端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95186.3 | 申请日: | 2014-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119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陈锴;李玉波;张国育;吴俊;王亚;梅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6 | 分类号: | H04B1/06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恒温 接收 前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雷达、通信等微波设备的接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恒温接收前端。
背景技术
在雷达、通信等微波设备的接收系统中,双/多通道接收前端的幅度和相位的一致性是体现其性能的重要指标。在室外变温环境下,随着温度的不同,双/多路通道中各个通道的幅度和相位变化也会有所不同,通过对双/多通道接收前端进行恒温设计,将其内部的电路工作于一恒定温度的环境下,将会改善、提高各个通道的幅度和相位的一致性。目前,市场上恒温接收前端还是个空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在恒温环境下工作,以改善或提高双/多通道的幅相一致的恒温接收前端。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恒温接收前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外框、绝热材料、内腔、控制电路和直流电源;所述的外框包括有上板、底板以及两个侧板一和两个侧板二,外框的内壁上设有绝热材料,外框内嵌入有内腔;所述的绝热材料一面沿外框内壁紧贴,一面沿内腔外壁紧贴,即外框和内腔之间由绝热材料物理分开;所述的内腔包括上腔和下腔,上腔内部设有微波电路和温度传感器,下腔内部设有加热板,加热板的电源端连接控制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的控制电路的信号输入端与温度传感器连接,控制电路的电源输入端与直流电源连接;控制电路通过内腔传来的温度信号大小控制内部电路是否工作,所述的直流电源由控制电路控制输出电流给加热板,对内腔中的上腔进行加热。
所述的一种恒温接收前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波电路是双/多路输入,双/多路输出,频率包含UHF、L、S、C、X、Ku、K、Ka、mm波段。
所述的一种恒温接收前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度传感器放置在微波电路的中频输出位置。
所述的一种恒温接收前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板是电炉丝加热,分为3路直流输入。
所述的一种恒温接收前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波电路每路电路布板方式和屏蔽腔结构分布均一致。
所述的一种恒温接收前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流电源由220V交流供电,额定功率输出400W,电流输出0A-15A,电压输出24V-48V。
所述的一种恒温接收前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板、底板以及两个侧板一和两个侧板二相互之间螺钉固定,构成外框。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由控制电路控制单向加热,空气自然冷却,让微波电路环境维持在53±2OC。在微波电路工作环境内放置的温度传感器,得到实际温度信号,与预设温度信号进行采集处理。在控制电路控制下,腔体内温度低于预设温度时,启动加热器工作;腔体内温度等于预设温度时,加热器停止工作。利用腔体的局部未加装绝热材料的金属体与空气进行热交换,达到热平衡,最终恒定于53±2OC。
微波电路双/多路输入双/多输出,每路均由PIN开关、隔离器、限幅低噪声放大器、预选滤波器、下变频、中频放大滤波等电路构成,实现将射频变频到中频信号的过程。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可靠性高,体积小、成本低且环境适应性强;结构紧凑,容易实现,可以广泛应用于雷达、通信等微波设备的接收系统中;尤其在宽温变温环境下,其幅度和相位的一致性比未进行恒温设计的接收前端要提高2倍及以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外框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外框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外框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内腔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内腔A-A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剖视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951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