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收集并检测样本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94710.5 | 申请日: | 2014-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895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胡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博生物医药(杭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G01N1/10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徐关寿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收集 检测 样本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收集并检测样本的装置,特别是尤其是集收集和检测样本于一体的装置。
背景技术
下面的背景技术用于帮助读者理解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被认为是现有技术。
在医疗诊断领域,体液检测是比较常见的检测。利用检测装置或者检测杯来收集检测液体样本,并判断液体样本中是否含有被分析物,是一种比较普遍的方法。这样的检测装置或者检测杯一般要求样本杯收集在样本容器内,相关技术人员插入一检测试剂条并使试剂条的一部分浸没在样本中,若干时间后取出试剂条并读取检测结果。这种方式的检测,技术人员可能会接触到样本,危机健康或者使样本受污染。为了避免这种风险,需要在样本收集容器上加上封闭盖体后进行操作。目前,已存在有许多密闭装置,如美国专利US4,976,923,US5,429,804,和US6,726,879所揭示的装置。这些装置是将检测试纸条固定在检测装置的盖子上。使用时,将容器翻转或者倾斜使样品浸润检测试剂条进行检测。2003年2月6日公开的美国专利申请US2003/0027359A1揭示了一种检测尿杯。该检测尿杯在盖子盖到杯子的开口后仍需用推杆推动柱式活塞运动而使流体样本从杯子腔体流出并湿润检测元件。中国专利申请200510113911.5公开了一种用于液体样本的检测装置,该装置中,检测试剂条位于杯盖上,杯盖和杯体之间有一条管子,通过将液体样本压入管子使液体进入杯盖进行检测。还有,目前市面上很多检测装置,包含检测试剂的腔体直接位于检测装置内,或收集腔体与检测腔体连接在一起。这些检测装置的检测腔体与承接样本的收集腔相连通。样本加入收集腔后,直接与检测腔内的检测试剂接触,完成检测。该样本检测杯检测样本操作简单,方便。
但在实际的生产及操作中,一种检测腔与收集腔连接在一起的装置中,会存在漏液的问题,即液体样本进入收集腔和检测腔后,为了方便运输或携带,会有一个盖体进行密封,但在运输过程中会出现液体渗漏的现象。经调查发现,在收集腔与检测腔共用的侧壁处会密封不好,最终导致收集腔内的液体渗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改进的样本收集并检测的装置,该装置有效的克服了漏液问题,使装置的密封性得到了改善。
本实用新型的收集并检测样本的装置,包括样本收集腔和检测腔,样本收集腔与检测腔相连通,并且,该检测腔腔口与收集腔腔口的高度不同。
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收集腔与检测腔共用一个侧壁;收集腔与检测腔在共用侧壁处腔口的高度不同。
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检测腔腔口高于收集腔腔口。
更为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检测腔腔口高于收集腔腔口0.5-1.5mmm。
一些实施方式中,样本收集腔与检测腔的共用侧壁底部具有通孔,检测腔与收集腔通过通孔相连通。
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检测腔的开口被密封。
具体的实施方式中,通过密封膜密封检测腔的开口。
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密封收集腔的盖体。
有益效果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样本收集和检测装置,有效的改善了漏液问题,避免操作者被样本污染,提高了产品操作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装置更改前的示意图;
图2为本图1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图1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实用新型图3中部分位置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的装置的示意图;
图6为图5装置的俯视图;
图7为图5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8为图7中部分位置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收集并检测样本的装置800,收集腔100,检测腔200,收集腔侧壁101,检测腔侧壁201,收集腔与检测腔共用侧壁102,共用侧壁的腔口105,收集腔腔口104,检测腔腔口202,收集腔内凸起103,密封膜300,检测腔与收集腔通孔20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结构或这些所使用的技术术语做进一步的说明。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图例附带的参考文字是这里的一个部分,它以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可能实行的特定具体方案的方式来说明。我们并不排除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实行其它的具体方案和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范围的情况下改变本实用新型的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博生物医药(杭州)有限公司,未经艾博生物医药(杭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947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羊绒梳理机构的自动测速屏显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环境土壤检测的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