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棘齿条式防风窗钩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294607.0 | 申请日: | 2014-06-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791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 发明(设计)人: | 吴有特;俞高红;徐乐辉;赵朋;廖振飘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5C17/04 | 分类号: | E05C17/04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杜军 |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齿条 防风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风窗钩,具体涉及一种棘齿条式防风窗钩。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窗户开启角度可随意调整并能借助风力自动关闭的棘齿条式防风窗钩,如申请号为94206015.6的自动防风窗钩,开窗时需要将一只手拨住棘爪,使棘轮自由,另一只手推开窗户至所需角度,然后松开棘爪,使棘爪在扭力弹簧的作用下卡住棘轮实现窗户定位。这种防风窗钩的缺点是:开一扇窗户需要两只手配合,对于人们直接两手各推开一扇窗的开窗习惯而言十分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棘齿条式防风窗钩,可用于窗扇开启时的多位置定位,且风力较强时可自动关闭窗扇。
本实用新型包括窗框固定板、连杆、棘爪、棘齿条底板、导向轴、窗扇支座、弹簧、拉杆、摇杆和拉线。所述连杆的一端与窗框固定板铰接,另一端与棘爪铰接;所述棘爪的底部设有一体成型的方形滑块,方形滑块与窗扇支座通过滑动副连接;所述窗扇支座的顶部开设有棘齿条底板安置槽;两根导向轴分别固定在棘齿条底板安置槽的两端;所述棘齿条底板的两端分别活套在两根导向轴上,棘齿条底板的宽度小于棘齿条底板安置槽的宽度;所述棘齿条底板的一侧设有棘齿条,所述棘爪的头部嵌入棘齿条的两个棘齿之间;所述棘齿条底板的另一侧两端分别通过一个弹簧与棘齿条底板安置槽的同一侧壁连接;拉杆和弹簧设置在棘齿条底板的同一侧;所述拉杆的一端与棘齿条底板铰接,另一端与摇杆的一端铰接;所述摇杆的中部与窗扇支座铰接,所述拉线的一端固定在摇杆的另一端。
所述的两根导向轴平行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用于窗扇开启时的多位置定位,从而控制通风量;风力较强时可自动关闭窗扇,从而防止雨水进窗或玻璃损坏;单手操作就能达到开启窗户并定位的目的,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棘爪的结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窗框支座的结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和3所示,一种棘齿条式防风窗钩,包括窗框固定板1、连杆2、棘爪3、棘齿条底板4、导向轴5、窗扇支座6、弹簧7、拉杆8、摇杆9和拉线10。连杆2的一端与窗框固定板1铰接,另一端与棘爪3铰接;棘爪3的底部设有一体成型的方形滑块3-1,方形滑块3-1与窗扇支座6通过滑动副连接;窗扇支座6的顶部开设有棘齿条底板安置槽6-1;两根导向轴5平行设置,且分别固定在棘齿条底板安置槽6-1的两端;棘齿条底板4的两端分别活套在两根导向轴5上,棘齿条底板4的宽度小于棘齿条底板安置槽6-1的宽度;棘齿条底板4的一侧设有棘齿条4-1,棘爪3的头部嵌入棘齿条4-1的两个棘齿之间;棘齿条底板4的另一侧两端分别通过一个弹簧7与棘齿条底板安置槽6-1的同一侧壁连接;拉杆8和弹簧7设置在棘齿条底板4的同一侧;拉杆8的一端与棘齿条底板4铰接,另一端与摇杆9的一端铰接;摇杆9的中部与窗扇支座6铰接,拉线10的一端固定在摇杆9的另一端。
该棘齿条式防风窗钩的工作原理:
将窗框固定板1固定在窗框底部,窗扇支座6的外侧壁固定在窗扇上,拉线10的另一端固定在窗锁的控制手柄上;需开窗时,只需转动窗锁的控制手柄并将窗扇推开,拉线10张紧拉动摇杆9摆动,摇杆9通过拉杆8使得棘齿条底板4移动并压缩弹簧7,棘齿条4-1与棘爪3分离,此时,棘齿条4-1失去作用,棘爪3底部的方形滑块3-1可沿窗扇支座6滑动,窗扇可自由打开;推开窗扇后至所需位置后,松开窗锁的控制手柄,棘齿条底板4在弹簧7的回复力作用下回复原位,棘齿条4-1抵紧棘爪3,实现窗扇定位,此时窗锁的控制手柄在拉线10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当窗扇在风力作用下有往外摆动趋势时,棘齿条4-1抵住棘爪3,窗扇固定不动;当窗扇在风力作用下有往里摆动趋势时,若风力能克服弹簧7的弹力,棘爪3的头部便与棘齿条4-1分离,窗扇在风力作用下自动往里摆动;此时若风力不减弱,窗扇往里摆动直至关闭,若风力减弱至不能克服弹簧7的弹力时,棘齿条4-1重新抵紧棘爪3的头部,窗扇处于半开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946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