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风扇以及电脑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93927.4 | 申请日: | 2014-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392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那志刚;贾自周;孙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17/08 | 分类号: | F04D17/08;F04D29/42;F04D29/02;G06F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王伟锋;刘铁生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扇 以及 电脑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扇以及应用该风扇的电脑终端。
背景技术
笔记本电脑由于重力轻、方便携带而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如图1所示,笔记本电脑包括主机外壳4和风扇10,所述主机外壳4包括上壳41和下壳42,风扇10安装于上壳41与下壳42之间。其中,风扇10一般采用离心式风扇,如图2所示,该离心式风扇包括壳体1、毂2和叶轮组件3。壳体1包括基板11和上盖12,上盖12与基板11平行设置,上盖12设有进风口121,毂2枢转地安装于所述基板11,叶轮组件3与毂2连接,以使毂2带动叶轮组件3一起旋转并产生气流。外部气流通过上盖12上的进风口121进入风扇10内部。
在实现上述技术方案的过程中,设计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为了保证风扇10正常进风,如图2所示,离心式风扇的上盖12与笔记本电脑的上壳41之间必须留有间隙101,随着笔记本电脑的主机越来越薄,使得风扇10的厚度也越来越薄,从而使风扇10的可靠性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扇以及电脑终端,在同等厚度的安装条件下,该风扇的厚度可以做的较厚,提高了风扇的可靠性,应用该风扇的电脑终端,其可靠性也相应增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扇,包括壳体、毂以及叶轮组件;
所述壳体包括基板、上盖以及侧壳;所述基板与所述上盖平行设置;所述侧壳设置于所述基板与所述上盖之间,用于连接所述基板与所述上盖,以使两者保持相对固定,所述侧壳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
所述毂枢转地安装于所述基板;
所述叶轮组件与所述毂连接,用于与所述毂一起旋转并产生气流。
优选地,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为同一个开口。
优选地,所述侧壳包括圆弧面,所述圆弧面的外形轮廓与所述叶轮组件的外形轮廓相匹配。
优选地,还包括散热模组,安装于所述侧壳的出风口处。
优选地,所述风扇的壳体为热传导材料制成的壳体。
优选地,所述散热模组包括若干散热片,所述散热片焊接于所述壳体。
优选地,还包括风管,所述风管的一端连通所述侧壳的出风口。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脑终端,包括主机外壳,所述主机外壳包括上壳和下壳,还包括上述的风扇,所述风扇安装与所述上壳与所述下壳之间,所述风扇的上盖与所述上壳相抵触,所述风扇的基板与所述下壳相抵触。
优选地,所述风扇的上盖与所述主机外壳的上壳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风扇的基板与所述主机外壳的下壳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电脑终端为笔记本电脑或平板电脑。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因为将风扇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均设置在风扇的侧壳上,相对于现有技术,无需在风扇的基板或上盖上再设置进风口,使得风扇在安装于笔记本电脑时,风扇的基板和上盖可以完全贴合笔记本电脑的外壳,两者之间无需留下间隙,从而在笔记本电脑有限的厚度安装空间内,风扇的厚度可以做的较厚,使风扇的可靠性增大,应用该风扇的电脑终端,其可靠性也相应增大。
附图说明
图1是背景技术中风扇与笔记本电脑的主机外壳连接的结构简图;
图2是背景技术中风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风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风扇与风管连接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风扇与电脑终端的主机外壳连接的结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风扇10包括壳体1、毂(图中未标示)以及叶轮组件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想(北京)有限公司,未经联想(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939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脱硫浆液循环泵机封的改进结构
- 下一篇:防水倒顺转换开关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