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颈对焊夹套管法兰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93688.2 | 申请日: | 2014-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927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光;汪建羽;陈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石化上海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23/032 | 分类号: | F16L23/032;F16L23/026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王敏杰 |
地址: | 20012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套管 法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夹套管道的部件,特别是一种带颈对焊夹套管法兰。
背景技术
带颈对焊夹套管法兰在夹套管道上的典型结构是法兰盘C结构尺寸按外管尺寸,法兰对焊端颈部A结构尺寸按内管尺寸,见图1。
该带颈对焊夹套管法兰结构的缺点是:
1、法兰对焊端颈部A较常规法兰小,使该法兰整体强度低于常规法兰,在工况苛刻的化工装置中,这种结构存在一定的风险。
2、颈部起坡点B所形成圆形较常规法兰小,造成颈部起坡点B附近的应力集中,颈部存在断裂的风险。
3、外管与法兰连接时,可能连接在法兰盘C(如图3),也可能连接在法兰颈部A(如图2),连接部位不确定,造成施工和检验等技术要求不确定,不利于施工及检验等。
4、图2对应的法兰焊接结构,其外管焊接部可能存在较大的局部应力,工程质量较难保证。
由于带颈对焊夹套管法兰往往用于热媒介质,发生事故将造成较大的损失,随着化工行业面临的工况越来越苛刻,有必要保证其拥有足够的安全性,同时要规范其制造和施工规定,保障化工装置正常施工和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颈对焊夹套管法兰,主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它将增加法兰盘整体强度,使螺栓等应力平均分布在法兰外接管颈根部附近,消除局部应力集中的影响,提高连接处的强度,统一内外管连接部的连接形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带颈对焊夹套管法兰,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法兰内管连接端颈部、法兰外管连接端颈部和法兰盘;法兰盘和法兰内管连接端颈部之间通过法兰外管连接端颈部过渡连接;法兰盘结构尺寸、法兰外管连接端颈部结构尺寸按外管尺寸,法兰内管连接端颈部结构尺寸按内管尺寸;法兰盘附近的外接管颈部起坡点应靠近螺栓连接部,内接管颈部起坡点应略小于外管内壁并保持一定空隙,法兰外管连接端颈部坡面与垂直面角度不得大于7°,法兰内管连接端颈部坡面与垂直面角度不得大于45°。
所述的一种带颈对焊夹套管法兰,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盘为平面法兰。
所述的一种带颈对焊夹套管法兰,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盘为突台面法兰。
所述的一种带颈对焊夹套管法兰,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盘为凹凸面法兰。
所述的一种带颈对焊夹套管法兰,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盘为榫槽面法兰。
所述的一种带颈对焊夹套管法兰,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盘为环槽面法兰。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
1、在带颈对焊夹套管法兰盘和法兰内管连接端颈部之间通过法兰外管连接端颈部过渡连接,分担了来自螺栓、内管、外管的力,增加了带颈对焊夹套管法兰整体的厚度,提高了带颈对焊夹套管法兰整体的强度,解决了带颈对焊夹套管法兰强度失效的问题。
2、在带颈对焊夹套管法兰盘附近的外接管颈部起坡点尽量靠近螺栓(保留螺母的安装距离),这样可使螺栓应力平均分布在法兰外接管颈部起坡点附近,使螺栓应力分布在更大的圆面上,更好地解决了螺栓等局部应力集中的问题。
3、内接管颈部起坡点略小于外管内壁并保持一定空隙,则可保证在不影响外管焊接的情况下,使内接管颈部起坡点所形成圆最大,其承受的应力最分散,从而解决法兰颈部由于应力集中导致的失效的问题。
4、由于化工行业中带颈对焊夹套管法兰尚未形成相关统一标准,为了避免带颈对焊夹套管法兰的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异议和问题,本实用新型明确其外管统一连接在法兰外管连接颈部、内管统一连接在法兰内管连接端颈部的方式,一方面提高了法兰内、外管焊接部承受外部应力的能力,一方面统一了带颈对焊夹套管法兰与内、外管连接时的相关施工、检验等技术要求,保证了工程施工的质量,可推广应用于化工装置夹套管设备及管道。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带颈对焊夹套管法兰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的带颈对焊夹套管法兰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一。
图3是现有的带颈对焊夹套管法兰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石化上海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石化上海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936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通转向装置
- 下一篇:一种增强型塑钢缠绕管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