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空调衣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293330.X | 申请日: | 2014-06-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048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 发明(设计)人: | 马砺;刘庚;王伟峰;吴林峰;李珍宝;李贝;张李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A41D13/005 | 分类号: | A41D13/005 |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杨引雪 |
| 地址: | 71005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空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温矿井作业下的工人劳保服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空调衣。
背景技术
我国已有将近150对矿井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热害,近62个矿井的采掘工作面温度超过30℃,最高达42℃,相对湿度接近100%。矿井中的高温高湿热害问题,不仅严重地影响矿山企业的生产安全,井下作业人员的工作效率,而且严重地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甚至威胁他们的生命安全。有调查表明高温矿井的工伤事故发生率是非高温矿井的1.7~2.3倍。因此,研究和改进高温高湿环境下的矿工劳保装备不仅能提高矿工工作效率更能保护劳动者的身心健康安全,同时对促进我国矿井开采的可持续发展及以人为本的社会主题也有深远影响和重要意义。
近年来,市场上已有针对工业上如炼钢、焊接、铸造等高温环境下的工人降温的防护服,如:采用冰、干冰、冷凝胶等相变材料在一定温度时发生相态变化吸收或释放热量来达到制冷或保暖作用的相变防护服,其缺点在于材料需定期更换、重复利用率差;采用液态冷却介质中加入低溶沸点有机原料,通过冷却系统相变吸热带走身体潜热来循环降温的液态降温服装,其服装重且有制冷装置,工人活动受限;以咱尔帖效应为基础的一种制冷技术,通过电流使两级半导体产生能量转移形成冷热段的半导体制冷服,其技术还不够成熟且不适于井下特殊环境;还有将小型风扇按一定阵列安装于衣服内,利用风扇对流空气原理带走人体体表热量的制冷衣服,然而有电源设备不宜用于煤矿井下;目前比较流行和较广泛应用的降温服是利用涡流管制冷效应将冷气流通过开针孔状软管盘于人体降温,缺点在于持续的大量高压气流被热端放置空气,冷流比小,气源固定导致较长的软质通气导管使工人活动不便且易破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体增大器便携式矿用空调衣,本实用新型便于穿戴,并且能够不限制穿戴该空调衣的人员的活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便携式空调衣,包括衣服本体,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衣服本体上设有气体增大器,气体增大器通过气体输送管与压力气源相连。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还做出以下优化和限定:
上述气体增大器包括进气口,吸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通过气体输送管与压力气源相连;
上述气体输送管上设有解压阀和或压力表。
衣服本体包括背部、腋部和前部,所述气体增大器设置在衣服本体的背部和/或腋部和/或前部。
衣服本体包括外层和内衬,所述吸气口设置在外层上,出气口和气体输送管均设置在内衬上。
上述气体输送管为软管。
上述气体增大器有5~50个。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气体增大器能够用少量压缩空气作为动力源,带动周围空气流动形成大量的高速气流来加速人体皮肤表层热量的快速蒸发,从而为人体降温给予人体吹风扇的舒适感。
2、本实用新型吹在人体皮肤表层的空气流量为耗气量的12~50倍,气流强度可调,气流通道无障碍物,易于控制空气流速/力量、易于开/关;简单易用、成本低,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
3、本实用新型是以压缩空气作为唯一动力源,不携带任何带电设备,对环境和人员无负面影响,安全可靠,适于矿井应用;
4、本实用新型低噪音、无活动零部件,免维护,可重复使用,且不仅仅局限与上衣,也可用于安全帽、裤子以及鞋子,结构紧凑、便携、易操作且无电源设备,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气体增大器原理示意图;
附图标记:
1-衣服本体;2-气体增大器;3-气体输送管;4-三通;5-解压阀;6-压力表;7-气瓶;8-进气口;9-吸气口;10-出气口;11-环形腔;12-可调环形槽;13-发生柯恩达效应的剖面;14-固定环。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空调衣,如图1和图2,包括衣服本体1,衣服本体上设有气体增大器2,气体增大器通过气体输送管与压力气源相连。如图3,气体增大器包括进气口8,吸气口9和出气口10,则气体增大器与压力气源的具体连接方式如下:进气口8通过气体输送管3与压力气源相连,可将压力气源收集在气瓶7内,压力气源可选择压缩空气。气体增大器可以采用尺寸为5~30mm的微型气体增大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933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