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天敌昆虫培养装置的顶盖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93217.1 | 申请日: | 2014-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130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龙;陈乔宇;文静;张升;战玉;吴健卓;黄清忠;杨颜;杨天沛;付继刚;李明海;龙胜贤;肖慈平;张继;龙秋蓉;田必文;金祥;焦剑;李家俊;陈风雷;罗勇;李继新;李智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文龙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龚燮英 |
地址: | 550025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敌 昆虫 培养 装置 顶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昆虫的饲养或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寄生蜂昆虫培养装置的顶盖。
背景技术
目前农业或林业有害生物对农林已形成危害或威胁,常造成经济的损失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了克服此种现象,一般采用大面积喷洒化学农药的方法对有害生物进行防治,然而大量的使用农药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因此利用天敌防治有害生物的方式越来越多的得到了人们重视,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起到了持续稳定的控制灾害的目的。现有的天敌繁育装置一般都包括一个容器,在容器内放置有寄主,容器的开口多使用纱网进行封闭,进行培养天敌。
实验观察表明,虽然烟蚜茧蜂和菜蚜茧蜂的体长大于烟蚜,但两种蚜茧蜂的体宽均小于烟蚜。烟蚜茧蜂和菜蚜茧蜂是烟蚜的专性寄生蜂,是小型昆虫。烟蚜茧蜂雌成虫体长1.9mm~2.6mm,雄成虫体长0.8mm~2.6mm,触角长1.6mm~2.0mm,头横形,大于胸翅基片处的宽度。菜蚜茧蜂雌成虫体长1.8mm~2.4mm,雄成虫体长1.2mm~2.0mm,触角长0.8mm~1.0mm,头横形,与中胸背板等宽。而烟蚜有翅雌成虫体长约2.0mm,部腹部大于头部。同样40-60目的纱网既能网住有翅烟蚜,又能网住烟蚜茧蜂和菜蚜茧蜂。是因为蚜茧蜂的触角较长,甚至近于身体长,左右触角呈“V”,如果两边触角不能同时穿出网孔,蚜茧蜂不能通过,如果纱网的孔眼过大那么害虫和天敌将同时逃脱培养装置,不利于控制害虫。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天敌昆虫培养装置的顶盖,所述顶盖的天敌释放口为条缝状,且缝宽大于天敌的体宽小于害虫的体宽,天敌可以顺利通过,而害虫不能通过,实现了天敌的自动释放,又能控制害虫,防止害虫对环境造成损害,且盖体下端开口的直径大于顶部的直径方便扣盖。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天敌昆虫培养装置的顶盖,包括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的侧壁从下向上逐渐收拢于盖体的顶部,所述盖体的顶部开设有若干条天敌释放缝,所述天敌释放缝的宽度大于天敌的体宽小于害虫的体宽。
优选的,所述盖体的内壁上设有用于与天敌昆虫培养装置出口相连接的固定机构。
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为与天敌昆虫培养装置出口相互配合的内齿。
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为可卡接于天敌昆虫培养装置出口上的卡齿。
优选的,所述盖体为透明塑料盖体。
优选的,所述盖体的顶部倾斜设置。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几点进步:(1)本实用新型的盖体是透明的,有利于趋光性天敌昆虫聚集;(2)盖顶的开缝大于天敌的体宽小于害虫的体宽,只有天敌昆虫能够爬出,而害虫不能逃逸,实现了天敌的自动释放,又能控制害虫,防止害虫对环境造成损害;(3)盖体下口的直径大于顶部的直径,方便扣盖;(4)盖顶有一定坡度顷斜,有利于天敌昆虫向上性;(5)盖体的内壁设有固定机构,便于与天敌昆虫培养装置的出蜂口连接;(6)盖体由塑料制成,具有柔韧性,不生锈,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盖体2、天敌释放缝3、侧壁4、固定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3所示,一种天敌昆虫培养装置的顶盖,包括盖体1,所述盖体1的侧壁3从下向上逐渐收拢于盖体1的顶部,也就是说盖体下口的直径大于盖顶的直径,方便扣盖。所述盖体1的顶部开设有若干条天敌释放缝2,所述天敌释放缝2的宽度大于天敌的体宽小于害虫的体宽,只有天敌昆虫能够爬出,而害虫不能逃逸,实现了天敌的自动释放,又能控制害虫,防止害虫对环境造成损害。
所述盖体1的内壁上设有用于与天敌昆虫培养装置出口相连接的固定机构4,便于与天敌昆虫培养装置的出蜂口连接;所述固定机构4可以为与天敌昆虫培养装置出口相互配合的内齿,还可以为可卡接于天敌昆虫培养装置出口上的卡齿,当然还可以是其他的结构,只要能通过所述固定机构将顶盖连接固定到培养装置的出口即可。所述盖体1为透明塑料盖体,有利于趋光性天敌昆虫聚集,且具有柔韧性,不生锈,使用寿命长。所述盖体1的顶部倾斜设置,有利于天敌昆虫向上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文龙,未经陈文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932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缸膜片弹簧组合式离合器
- 下一篇:一种摆动锯电机用轴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