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屋面自然通风式隔声罩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92936.1 | 申请日: | 2014-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562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发明(设计)人: | 蒲桂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恒宁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5/02 | 分类号: | E04H5/02;E04D13/03;E04B1/99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杨军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屋面 自然通风 隔声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屋面自然通风式隔声罩。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的社会进入一个科技时代,各种各样的设备随处可见,这些设备在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不利的一面。当这些设备在正常运行时,产生的噪声影响了我们的正常生活。一般人们在设计隔声罩的时候,都将隔声罩设计为一个密闭的空间,需要有通风要求的就安装消声器,需要采用动力系统。此时,由于考虑到动力系统会增加能耗,增加投入成本,在日后使用的时候也不便于观察,该种方式长期投入成本将会不断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屋面自然通风式隔声罩,解决现有隔声罩需要借用动力系统进行通风,同时消声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屋面自然通风式隔声罩,包括设置于声源装置外的罩体,罩体上还设有隔声门和隔声窗,所述罩体下部两侧设有进气消声器,顶面中央设有供空气流动的开口,且在开口的正上方设有与顶部通过连接柱相连的排气屋面,该排气屋面横截面为三角形,且排气屋面与罩体顶面之间存在供空气流通的间隙;所述罩体内顶部还设有与罩体顶部通过连接柱相连的吸声吊顶;所述罩体内壁上还设有吸声孔板,且在吸声孔板与罩体内壁之间还设有一层第一吸声棉;所述进气消声器由外壳和一个以上设置于外壳内的消声柱组成,且消声柱之间存在供空气流通的间隙,该消声柱四周表壁由穿孔铝板制作而成,内部设有第三吸声棉,吸声吊顶为三层结构,中间一层为第二吸声棉,第二吸声棉两侧均为穿孔吸声板。
进一步地,所述罩体下部两侧分别设有两个进气消声器,且两侧的进气消声器相对设置。
再进一步地,所述罩体两侧的上部分别设有三个隔声窗,且在两端的上部分别设有一个隔声窗。
更进一步地,所述开口两侧的顶面倾斜设置,且该顶面靠近开口的一端高于远离开口的一端。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罩体下部采用进气消声器进行进气,能够满足隔声罩进风需求,且该消声器通风面积大,消声面积多,有良好的消声效果;同时在隔声罩上设置了多个隔声窗,方便工作人员观察隔声罩内的情况,还能够满足隔声罩内的采光要求。
(2)本实用新型的罩体内设有吸声吊顶,能够减少罩体内的混响声;同时在罩体内壁上设有吸声棉和吸声孔板,进一步地的使罩体内的混响声降到最低,从而使得操作人员在罩体内能够进行正常工作,不会感觉到人耳难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纵向截面示意图。
图3为图1横向截面示意图。
其中,附图中标记对应的零部件名称为:1-隔声门,2-隔声窗,3-进气消声器,4-开口,5-排气屋面,6-吸声吊顶,7-吸声孔板,8-第一吸声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恒宁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恒宁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929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