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碳纤维屏风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92834.X | 申请日: | 2014-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734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发明(设计)人: | 廖东北;赵春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起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5/00 | 分类号: | A47G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615 上海市松江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纤维 屏风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碳纤维屏风。
背景技术
公开号为CN203483185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碳纤维发热屏风,其包括碳纤维发热体、正面布层、背面布层和电源线,所述碳纤维发热体设置于所述正面布层和所述北门布层中间并被所述正面布层和背面布层包裹,所述碳纤维发热体为碳纤维发热膜,所述碳纤维发热膜与所述电源线连接,所述碳纤维发热膜是由碳纤维线编织成的碳纤维织布层,在所述碳纤维线外设置有绝缘层,在所述碳纤维发热屏风的背面设置有能够拆卸的立式支架。但该结构类型的发热屏风存在如下弊端:无法进行旋转式加热,其只能通过立式支架的旋转而实现整体屏风的旋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进行旋转式加热的碳纤维屏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碳纤维屏风,其包括碳纤维发热屏风部分(1)、立式支架部分(2)以及安装于立式支架部分的底座(6),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发热屏风部分周向布置有边框结构(3),所述立式支架部分的顶部安装有电机(4),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端接于边框结构,所述立式支架部分的底部与边框结构之间安装有旋转连接器(5),所述碳纤维发热屏风部分的电源线接于旋转连接器的上插脚(50),所述旋转连接器的下插脚(51)接于供电线路。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碳纤维发热屏风部分的供电电源为安装于底座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组(7)。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立式支架部分安装有温度传感器,其信号输出端接于控制器,该控制器电连接于电机。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
与控制器电连接的无线接收模块;
遥控器部分,其具有与无线接收模块相互配合的无线发射模块。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整个碳纤维屏风通过电机驱动,配合旋转连接器而实现屏风的持续转动,对不同方向实现加热。
(2)整个发热屏风通过外接电源或者自我配套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组进行供电,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组安装在底座部分能够给予整个屏风更好的旋转稳定性。
(3)用户可根据需要利用遥控器控制屏风的方位,并且,温度传感器能够自我控制屏风旋转的速率,智能化程度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碳纤维屏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旋转连接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安装有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组的碳纤维屏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碳纤维屏风,其包括碳纤维发热屏风部分1、立式支架部分2以及安装于立式支架部分的底座6,所述碳纤维发热屏风部分周向布置有边框结构3,所述立式支架部分的顶部安装有电机4,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端接于边框结构,所述立式支架部分的底部与边框结构之间安装有旋转连接器5,所述碳纤维发热屏风部分的电源线接于旋转连接器的上插脚50,所述旋转连接器的下插脚51接于供电线路。作为旋转连接器本身,其属于公知的现有技术,在此不加以赘述,图2中示出了本案所适用于的旋转连接器结构示意图。
为提高底座的自重以及使用的便利性,所述碳纤维发热屏风部分的供电电源为安装于底座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组7(参见图3)。独立式电源结构能够提高屏风移动的便捷性。较大的自重,能够提高屏风旋转的稳定性。
所述立式支架部分安装有温度传感器,其信号输出端接于控制器,该控制器电连接于电机。当温度传感器探测端探测到室内温度过低,则启动电机,利用屏风旋转所产生的扰动而将热量散发到室内空间,快速提高室内温度。
由于用户需要便捷的操作,该屏风还包括:与控制器电连接的无线接收模块;遥控器部分,其具有与无线接收模块相互配合的无线发射模块。
对于本案而言,可选择将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组7安装于边框结构,而使得整个屏风结构无外接的电源线,从而实现旋转功能的同时,不会产生电源线的布局问题,而旋转连接器则可继续使用或者替换为相应的轴承组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进行的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起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起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9283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竹炭无纺布内衬的保健被
- 下一篇:一种镜子方位调节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