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渗透油藏非混相气水交注波动降压增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92215.0 | 申请日: | 2014-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480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蒲春生;何延龙;董巧玲;陈庆栋;任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西安始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16 | 分类号: | E21B43/16;E21B43/20;E21B43/22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邵朋程 |
地址: | 266555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渗透 油藏 非混相气水交注 波动 降压 装置 | ||
1.一种低渗透油藏非混相气水交注波动降压增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布设在地面的注气、液装置与布设在井底的井底气水交注波动降压增注装置,所述注气、液装置包括配液罐和低温高压液态储罐,配液罐通过第一管线连接于注入井井口的四通上,在第一管线上设置有第一柱塞泵,低温高压液态储罐通过第二管线连接于注入井井口的四通上,在第二管线上设置有第二柱塞泵与泄压阀;井底气水交注波动降压增注装置通过管柱与注入井井口的四通连接;所述井底气水交注波动降压增注装置包括混合流体加速进口段、壳体、碰撞体以及混合流体出口段,混合流体加速进口段的流体进口端与管柱连接,混合流体加速进口段的流体出口端与壳体的流体进口端连接,混合流体加速进口段内的流体通道内径由进口端到出口端逐渐缩小,壳体的流体出口端与碰撞体的流体进口端连接,碰撞体呈锥形,碰撞体的锥形端深入到壳体内部,壳体与混合流体加速进口段、碰撞体连接后,其内部形成脉冲振荡腔室,碰撞体的流体出口端与混合流体出口段的流体进口端连接,在混合流体出口段的流体出口端设置有混合流体泄压出口段,所述混合流体泄压出口段的末端口呈倒角布置,在混合流体出口段上设置有若干个流体排出孔,混合流体出口段对应所需注气、解堵作业的目标油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渗透油藏非混相气水交注波动降压增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线为耐压耐酸管线,在第二管线外包覆有加热带,所述低温高压液态储罐的工作压力为2.3MP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渗透油藏非混相气水交注波动降压增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碰撞体与壳体通过螺栓连接,在碰撞体与壳体之间设置有垫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渗透油藏非混相气水交注波动降压增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壳体内壁与碰撞体外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圈,密封圈所采用的材料为耐高温石棉橡胶板,在碰撞体外壁上开设有用于放置密封圈的方形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渗透油藏非混相气水交注波动降压增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流体加速进口段内锥角为5°~8°,所述碰撞体的锥面角度为100°~1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渗透油藏非混相气水交注波动降压增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流体加速进口段的流体出口端的直径大于碰撞体的混合流体进口端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渗透油藏非混相气水交注波动降压增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部脉冲振荡腔室的直径与碰撞体的流体进口端的直径之比为7~9,所述壳体内部脉冲振荡腔室的直径和碰撞体的流体进口端与混合流体加速进口段的流体出口端之间的脉冲振荡腔室的长度之比为0.4~0.8,所述混合流体加速进口段的流体出口端的直径与碰撞体的混合流体进口端的直径之比为1.5~2.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渗透油藏非混相气水交注波动降压增注装置,其特征在 于:所述混合流体泄压出口段末端口的倒角半径为5~10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渗透油藏非混相气水交注波动降压增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排出孔为圆柱孔,圆柱孔孔径为5~8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西安始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西安始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9221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