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医用隧道器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91953.3 | 申请日: | 2014-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612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刘蔚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蔚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 |
代理公司: | 武汉楚天专利事务所 42113 | 代理人: | 孔敏 |
地址: | 430030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用 隧道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医用隧道器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人群不断扩大和透析寿命的不断延长,疑难血管通路患者逐年增加,完成血管移植动静脉内瘘手术成为越来越多的基层血管通路医生的需要。但是由于国内具备该项技术的血管通路中心很少,而且没有进口成套的隧道器手术器材,国内也没有设计生产,导致该项技术的推广遇到极大的困难。在大多数该类手术的过程中,手术医生使用尿道探子、长弯血管钳甚至卵圆钳制作皮下隧道以及牵引、拖拽血管移植材料通过隧道。
这种粗暴的操作缺陷在于:1、皮下隧道过深、深浅不均,2、手术创伤过大,术后皮下血肿多,3、移植血管周围间隙过大,术后血清肿严重,4、自体血管移植材料在通过隧道过程中损伤、侧枝结扎处出血,5、移植血管在隧道中一段紧张,一段松弛,不均匀。这样操作的结果是不能形成标准的手术流程的,而且手术速度慢,容易引起皮下出血;质量控制困难,对术者的手术经验和操作技术有很高的要求。少数通路中心从国外购置的GORE隧道器存在组件复杂、制作隧道过深、费力、方向单一等缺陷,使用者满意度低。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用隧道器组件,可以减少病人的手术并发症,同时克服GORE隧道器的缺陷,其可应用在自体或人工血管移植动静脉内瘘手术中,操作简单,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
一种医用隧道器组件,由隧道针和隧道器组成,隧道针包括隧道针手柄和与隧道针手柄可拆卸连接的针体,针体的前端部分为针头,隧道器包括隧道器手柄、拉杆、外鞘套管及扩张头,隧道器手柄与拉杆连接组成手柄拉杆套件,拉杆伸入外鞘套管内,拉杆头端一部分伸出外鞘套管外并由扩张头套接固定。
如上所述的医用隧道器组件,拉杆的头端设有血管材料固定结构。
如上所述的医用隧道器组件,所述血管材料固定结构为小孔或凹槽。
如上所述的医用隧道器组件,针头自前端至尾端由细至粗逐渐增大,粗端外径达5-7mm。
如上所述的医用隧道器组件,隧道针手柄与针体为螺纹连接。
如上所述的医用隧道器组件,隧道针的针体和相应外鞘套管的长度对应、弧度相同。
如上所述的医用隧道器组件,隧道针手柄和隧道器手柄均为圆柱体结构,外表面滚花或开槽。
本实用新型可以迅速制作粗细合适的皮下隧道,减少非专业器械引起的过度扩张情况,减少血管移植材料在皮下的牵拉损伤,使血管材料松紧适度,缩短手术时间,减轻病人的痛苦,尽量减少血管与隧道内壁的间隙从而可以有效防止出现术后皮下脂肪液化、积液,减轻术后的血清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医用隧道器组件中隧道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医用隧道器组件中隧道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II部分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隧道器的扩张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隧道针,2—隧道器,11—针头,12—针体,13—隧道针手柄,21—隧道器手柄,22—拉杆,23—外鞘套管,24—扩张头,25—血管材料固定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考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医用隧道器组件由隧道针1和隧道器2组成。其中隧道针1包括隧道针手柄13、与隧道针手柄13可拆卸连接的针体12,针体12的前端部分为针头11。隧道针手柄13与针体12可拆卸连接方式有多种,图1所示实施例为螺纹连接。
针头11自前端至尾端由细至粗逐渐增大,粗端外径达5-7mm。隧道针手柄13为圆柱形,握持感好,容易控制施力方向,易于在皮下沿预先设计路径开辟深浅合适的初始隧道。隧道针手柄13和针体12分离后,可顺向将针体12引出,同时将隧道扩张至6mm内径。针头11小而圆钝,在省力的同时不易造成皮下浅表血管损伤。隧道针1由于设置了隧道针手柄13,操作时握持感好,扩张省力,而且易掌握方向,易于在皮下开辟深浅合适的初始隧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蔚,未经刘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919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