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补气氨冷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91949.7 | 申请日: | 2014-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072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郭彦刚;浦娟芳;李运岭;陈雷刚;牛文静;李英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晋开化工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00 | 分类号: | F28D7/00;F28F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王小磊 |
地址: | 475002 河南省开***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补气 氨冷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补气氨冷气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换热装置中,主要以是对不同流体之间进行换热,其换热装置一般是板式换热器,例如对两种液态/两种气态/液态与气态的介质进行换热,一般用的是板式换热器,其两种介质经过换热后,两种介质的形态是不变的。
我公司为化肥生产企业,在化肥生产工艺中的合成氨系统中,需要降低压缩来的六段新鲜气的温度,从而增加产量。对六段新鲜气进行降温,在合成氨系统里,是以液氨对其进行冷却的,液氨吸收热量以后,会变成气液混合,也就是说,液氨作为冷却介质,其换热前后的状态是不一致的,因此,现有技术的板式换热器用在该系统中,会降低板式换热效率,换热效果不佳,气液混合态下回收困难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补气氨冷气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补气氨冷器装置,包括:第一换热介质部、第二换热介质部和20~500根换热管;所述第一换热介质部包括:封闭的半球形第一换热介质部壳体,第一换热介质部壳体的内腔通过内隔板分割为两个封闭的第一介质腔室,在第一介质腔室侧的第一换热介质部壳体上设置有第一介质进口,在另一个第一介质腔室侧的第一换热介质部壳体上设置有第一介质出口;所述第二换热介质部包括第二换热介质部壳体,所述第二换热介质部壳体设置于第一换热介质部壳体的上部,与第一换热介质部壳体形成密封的第二介质腔;在第二换热介质部壳体下部侧面设置有第二介质进口,在第二换热介质部壳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二介质出口;所述换热管设置在第二介质腔内,每根换热管均连通第一介质腔室和另一个第一介质腔室。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六段新鲜气作为第一介质,液氨作为第二介质,液氨从第二介质进口进来,通过热交换吸收热量后,部分成为气态,气态氨从顶部的第二介质出口出来,对气氨进行回收,不会由气氨和液氨混合的情况,提高换热效率,便于气氨回收循环利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补气氨冷气装置的纵向剖面视图。
附图标记:
1-第一换热介质部壳体
2-第二换热介质部壳体
3-换热管
10-内隔板
11,12-第一介质腔室
20-第二介质腔
21-第二介质进口
22-第二介质出口
100-维修检测口
101-第一密封板
102-支撑孔
103-第二密封板
110-第一介质进口
120-第一介质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补气氨冷气装置的纵向剖面视图。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补气氨冷气装置做详细的说明。
补气氨冷器装置,包括:第一换热介质部、第二换热介质部和20~500根换热管3。
所述第一换热介质部包括:封闭的半球形第一换热介质部壳体1,第一换热介质部壳体1的内腔通过内隔板10分割为两个封闭的第一介质腔室11和12,在第一介质腔室11侧的第一换热介质部壳体1上设置有第一介质进口110,在另一个第一介质腔室12侧的第一换热介质部壳体1上设置有第一介质出口120。所述第二换热介质部包括第二换热介质部壳体2,所述第二换热介质部壳体2设置于第一换热介质部壳体1的上部,与第一换热介质部壳体1形成密封的第二介质腔20;在第二换热介质部壳体2下部侧面设置有第二介质进口21,在第二换热介质部壳体2的顶部设置有第二介质出口22。所述换热管3设置在第二介质腔20内,每根换热管均连通第一介质腔室11和另一个第一介质腔室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晋开化工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河南晋开化工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919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然循环水介质烟气烟气加热器
- 下一篇:一种带有导向流道结构的空气冷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