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印染废水回用及污泥干化处理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91628.7 | 申请日: | 2014-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385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2 |
发明(设计)人: | 王静;黄淑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南方纺织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1/12;C02F11/18;C02F103/30 |
代理公司: | 广东安国律师事务所 44317 | 代理人: | 杨文明 |
地址: | 528211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印染 废水 污泥 处理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印染废水和污泥处理环保领域,尤其是一种印染废水回用及污泥干化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纺织工业是我国传统的支柱产业, 包括纺织、 印染、 化纤、 服装和纺织专用设备制造等部分。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的印染业也进入了高速发展期, 设备和技术水平明显提升, 生产工艺和设备不断更新换代, 印染企业尤其是民营印染企业发展十分迅速。
但是中国的纺织业排污量大,用水效率低下,其中印染废水的排放量占整个纺织业废水排放总量的80%,印染废水处理后的得到的印染污泥含水率仍在 75-90%,不仅占用空间,还会污染环境,如何解决这些印染污泥成为一个重要问题,且一般现有的设备废水在进行沉淀处理时不能充分进行分散,沉淀效果较差。因此节能减排,资源回收、废水深度处理及回用是十分迫切的任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效果好、实用性强的印染废水回用及污泥干化处理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印染废水回用及污泥干化处理设备,包括污水池、冷却塔、兼氧好氧系统、污泥干化处理装置以及氧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污水池通过污水提升泵连接有冷却搭,所述的冷却搭连接有反应池,反应池通过污水管道连接到初沉池,初沉池通过污水管道连通到兼氧好氧系统,所述的兼氧好氧系统内设有多个组合填料和弹性填料,中部设有穿孔爆气管,上部设有风管和风机,兼氧好氧系统通过污水管道通连接到二沉池一端中,所述的污水管道上设有污泥回流泵将污泥输到污泥干化处理装置,所述的二沉池另一端通过污水管道连接有氧化装置,所述的氧化装置通过清水管道将处理后的水排到清水池中。
进一步,所述的污泥干化处理装置上方设有进料口和出风口,下方设有出料口,两端上设有热源进口和热源出口,所述的热源进口上方设有进风口,所述的污泥干化处理装置内部设有中空转轴,所述的中空转轴上设有多组平行设置的螺旋叶片,所述的出风口上通过气体管道连接有脱硫除尘装置,所述的脱硫除尘装置设有气体进口、气体出口、溶液箱以及除硫液,所述的气体管道上设有风机。
进一步,所述的氧化装置包括有箱体,通过支脚支撑固定,箱体的外部设有出水口,下方进水口,所述的进水口下方设有压缩空气装置,通过进气口将气体输送到氧化装置内,所述的氧化装置内部还设有垂直设置的紫外线灯管和倾斜30度设置的催化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二沉池使泥和水充分进行分离,将分离的污泥通过加热产生大量高温污泥干化减量,节能环保,而且能进一步将分离后的污水通过紫外线灯光的照射和纳米钛合金网结合,将印染废水中的小分子有机物进行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达到降低有机物含量的目的,实现印染废水回用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污泥干化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氧化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能有更进一步地了解和认识,现举一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描述的一种印染废水回用及污泥干化处理设备,它主要包括污水池 1 、冷却塔 2 、兼氧好氧系统 3 、污泥干化处理装置 4 以及氧化装置 5 。其特征在于,污水池 1 通过污水提升泵 6 连接有冷却搭 2 ,冷却搭 2 连接有反应池 7 ,反应池 7 通过污水管道 8 连接到初沉池 9 ,初沉池 9 通过污水管道 8 连通到兼氧好氧系统 3 ,兼氧好氧系统 3 内设有多个组合填料 10 和弹性填料 11 ,中部设有穿孔爆气管 12 ,上部设有风管 13 和风机 14 ,兼氧好氧系统 3 通过污水管道通 8 连接到二沉池 15 一端中,污水管道 8 上设有污泥回流泵 16 将污泥输到污泥干化处理装置 4 ,二沉池 15 另一端通过污水管道 8 连接有氧化装置 5 ,氧化装置 5 通过清水管道 17 将处理后的水排到清水池 18 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南方纺织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南方纺织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916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夹持调节式玻璃面板架
- 下一篇:一种微动力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