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尖头滚针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90833.1 | 申请日: | 2014-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475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鲍德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中和汽配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3/34 | 分类号: | F16C33/34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李迎春 |
地址: | 31519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尖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尖头滚针。
背景技术
滚针轴承装有细而长的滚针,因此径向结构紧凑,其内径尺寸和载荷能力与其它类型轴承相同时,外径最小,特别适用于径向安装尺寸受限制的支承结果。滚针作为轴承上的一个重要部件,一般安装在轴承的内圈与外圈之间。工作时,依靠滚针的滚动达到减小相对运动零部件之间的摩擦力的目的。本申请人在先申请的一款轴承用滚针,包括滚针本体,在滚针本体的左端面和右端面均为球面,这样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小滚针端面与轴承外圈内腔端面的摩擦,但是仍然存在以下不足:滚针的两端部与滚针为一体加工而成的,这样在加工端部时,需要经过多道工序,从而影响最终滚针本体的尺寸或者使其变形,而导致产品的合格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加工滚针端面时,避免影响滚针本体或者使其变形的尺寸、保证产品合格率的尖头滚针。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尖头滚针,包括滚针本体,所述滚针本体呈圆柱形,其特征在于:所述滚针本体的两端设有中心盲孔,所述中心盲孔的内端设有径向环形凹槽,所述滚针本体的两端的中心盲孔内紧配有一个端头,所述端头的外端呈圆锥形,所述端头的内端为与中心盲孔相近配的圆柱,所述圆柱的端部设有可向外弯曲并嵌入到径向环形凹槽的环形翻边,所述环形翻边的内底面与侧壁之间为圆角。
所述环形翻边的外壁上设有方便环形翻边往外侧弯曲的环形槽。
所述端头的圆锥形外端的底面与滚针本体的端面相抵,且两者直径一致。
所述中心盲孔的外端端口设有倒角。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分体式的端头,使滚针本体与两个端头分开加工再一次装配,避免影响滚针本体或者使其变形的尺寸,保证产品合格率,再由于所述端头的外端呈圆锥形,这样也能更加能减小滚针端面与轴承外圈内腔端面的摩擦,再由于所述圆柱的端部设有可向外弯曲并嵌入到径向环形凹槽的环形翻边,所述环形翻边的内底面与侧壁之间为圆角,这样方便端头与滚针本体的铆接固定,能保证两者连接牢固。
作为改进,所述环形翻边的外壁上设有方便环形翻边往外侧弯曲的环形槽,使翻边往外侧弯曲,不产生褶皱,更加平缓。
作为改进,所述端头的圆锥形外端的底面与滚针本体的端面相抵,且两者直径一致,使连接处平滑。
作为改进,所述中心盲孔的外端端口设有倒角,能与端头的圆锥形外端的底面更加紧贴。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尖头滚针的未铆接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尖头滚针的铆接后的示意图。
如图所示:1、滚针本体,1.1、中心盲孔,1.2、径向环形凹槽,2、端头,2.1、圆柱,2.2、环形翻边,2.3、圆角,2.4、环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尖头滚针,包括滚针本体1,所述滚针本体1呈圆柱形,其特征在于:所述滚针本体1的两端设有中心盲孔1.1,所述中心盲孔1.1的内端设有径向环形凹槽1.2,所述滚针本体1的两端的中心盲孔1.1内紧配有一个端头2,所述端头2的外端呈圆锥形,所述端头2的内端为与中心盲孔1.1相近配的圆柱2.1,所述圆柱2.1的端部设有可向外弯曲并嵌入到径向环形凹槽1.2的环形翻边2.2,所述环形翻边2.2的内底面与侧壁之间为圆角2.3。通过分体式的端头,使滚针本体与两个端头分开加工再一次装配,避免影响滚针本体或者使其变形的尺寸,保证产品合格率,再由于所述端头的外端呈圆锥形,这样也能更加能减小滚针端面与轴承外圈内腔端面的摩擦,再由于所述圆柱的端部设有可向外弯曲并嵌入到径向环形凹槽的环形翻边,所述环形翻边的内底面与侧壁之间为圆角,这样方便端头与滚针本体的铆接固定,能保证两者连接牢固。
所述环形翻边2.2的外壁上设有方便环形翻边2往外侧弯曲的环形槽2.4,使翻边往外侧弯曲,不产生褶皱,更加平缓。
所述端头2的圆锥形外端的底面与滚针本体1的端面相抵,且两者直径一致,使连接处平滑。所述中心盲孔1.1的外端端口设有倒角,能与端头的圆锥形外端的底面更加紧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中和汽配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中和汽配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908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动机轴承座组件及大型发动机部件
- 下一篇:双轴枢纽的平行度稳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