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胸管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89811.3 | 申请日: | 2014-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742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晓臣 |
主分类号: | A61M25/088 | 分类号: | A61M25/088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10 | 代理人: | 唐纫兰;曾丹 |
地址: | 2144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胸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胸管,用于气胸或胸腔积液的患者。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青少年气胸发生率很高,外伤或不同病因引起的胸腔积液也增多,及胸外科手术后均需放置胸管。现有的胸管大多为一根整体周静一致的硅胶管,此胸管放置难度大,还有一种带芯胸管,其结构为外部为硅胶管且硅胶管内设置有一根头部为尖头的芯管,此带芯胸管在放置胸管过程中容易损伤神经;以上两种胸管都有一个共同问题,由于固定胸管需要缝两根7号或4号线在硅胶管上打结,由于硅胶管弹性小,而且很滑,打结不紧硅胶管容易脱落,胸管滑出造成患者严重的并发症或感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带芯胸管,此胸管的芯管的头部为螺旋形,能方便的将硅胶管带入胸腔,并且能有效防止缝线不紧导致的胸管脱落,避免了患者产生并发症或感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胸管,包括硅胶管,所述硅胶管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刻度,其特点是:所述胸管还包括芯管和挡块,所述芯管设置在硅胶管内,芯管的尾部设置有把手柄,芯管的头部呈螺旋形,并伸入到硅胶管内,所述挡块固定设置在硅胶管的头部,挡块呈中空的圆台形,所述挡块的下底面内径大于芯管的直径,挡块的上底面内径小于芯管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一种胸管,其硅胶管上沿着刻度周匝设置有凹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①本实用新型一种胸管,其硅胶管内设置有芯管,且芯管头部呈螺旋形,因此能方便的将硅胶管带入患者胸腔;②由于挡块的存在,芯管头部伸出硅胶管有限,能防止芯管损伤患者;③硅胶管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刻度,硅胶管上沿刻度周匝设置有凹槽,凹槽能有效防止缝线不紧导致的胸管脱落,避免了患者产生并发症或感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胸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胸管的芯管顶入时的局部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胸管的芯管拔出时的局部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现有的胸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硅胶管1,
芯管2,
手柄3,
刻度4,
凹槽5,
孔6,
挡块7,
下底面内径7.1,
上底面内径7.2。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2-4,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胸管,它包括硅胶管1、芯管2和挡块7,所述硅胶管1上设置有两个孔6,所述孔6用于缝线的打结,所述芯管2设置在硅胶管1内,芯管2的尾部设置有把手柄3,手柄3位于硅胶管1外,芯管2的头部呈螺旋形,并伸入到硅胶管1内,所述挡块7固定设置在硅胶管1的头部,挡块7呈中空的圆台形,所述挡块7的下底面内径7.1大于芯管2的直径,挡块7的上底面内劲7.2小于芯管2的直径。
参见图1,所述硅胶管1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刻度4,硅胶管1上沿刻度4周匝设置有凹槽5,所述凹槽5能有效防止缝线不紧导致的胸管脱落。
工作过程:芯管2伸入硅胶管1内,芯管2的头部顶住挡块7的内表面,操作手柄3旋转芯管2,在芯管2螺旋形头部的转动下,将硅胶管1带入胸腔,到达指定位置时,利用凹槽5用缝线将硅胶管牢牢固定住,最后操作手柄3拔出芯管2,完成胸管的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晓臣,未经王晓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898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血管腔内电凝导丝
- 下一篇:一种用于固定骶髂关节分离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