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锂离子电池卷芯的除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87569.6 | 申请日: | 2014-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834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谢媛媛;刘成士;宫璐;骆昌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7 | 分类号: | H01M10/0587;B08B5/04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锂离子电池 除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除尘装置,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卷芯的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锂离子电池具有高电压、高容量的重要优点,且循环寿命长、安全性能好,使其在便携式电子设备、电动汽车、空间技术、国防工业等多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成为近几年广为关注的研究热点。近年来,随着石油、天然气价格的上涨,环境污染问题的加重,新能源汽车,包括电动汽车作为新型交通工具,在缓解能源危机,促进环境与人类和谐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也是推动城市现代发展模式转变的有效载体。而车用动力电池在电池的比能量、循环性能、安全性和使用成本上都有着相应的要求。其中,电池的安全使用问题被重点关注。
随着锂离子电池的广泛使用和容量不断增大,近年来屡屡发生锂离子电池爆炸伤人或因安全隐患召回产品等事件,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其中,内部短路会引起电池内部温度升高,并最终诱发热失控,是影响锂离子电池安全的问题之一。因此,解决内部短路问题,不仅对锂离子电池的生产有帮助,而且可促进动力锂离子电池的应用。引起锂离子电池内部短路的因素有多种。其中,在制造过程中,残留在电池内部的粉尘是引起电池内部短路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电池内部残留的粉尘也是增加电池自放电率的重要原因。在电池的制程中,制片过程极片边缘容易残留有粉料,制片过程的粉料比较容易飘落到极片表面上,卷绕以后粉尘残留在卷芯中。在成品电池中容易形成电池内部微短路,在电池成组的过程中,出现电池的自放电大,影响电池的一致性。对于电池的安全使用也会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去除极片中的粉尘,对于降低电池的自放电率,减少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具有重要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卷芯的除尘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卷芯的除尘装置,包括除尘室,锂离子电池卷芯置于该除尘室中,所述除尘室中靠近卷芯极耳位置和/或卷芯底部位置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吸出锂离子电池卷芯中粉尘的除尘机构。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施:
所述除尘机构设为第一、二吸尘器,分别置于除尘室中靠近卷芯极耳位置、卷芯底部位置的一侧。
所述除尘室置于输送带之上,其沿输送带运行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入口和出口,所述锂离子电池卷芯随输送带运行自入口进入、出口离开除尘室,第一、二吸尘器之间的连线与输送带的运行方向相垂直。
所述锂离子电池卷芯通过压紧机构使其与输送带之间的相对位置保持一致。
所述压紧机构包括置于锂离子电池卷芯上表面的滚轮或压杆、控制滚轮或压杆压紧锂离子电池卷芯并使锂离子电池卷芯随输送带一同前进的驱动机构。
所述滚轮或压杆通过与其相连接的支架与驱动机构连接。
还包括用于感应锂离子电池卷芯进入、离开除尘室状态的感应器,所述感应器分别设置在除尘室的入口和出口位置,所述感应器输出信号至驱动机构,以控制压紧机构压紧或松开锂离子电池卷芯、滚轮或压杆自入口至出口之间往复行进。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锂离子电池卷芯的除尘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由于在卷芯两侧安装了除尘装置,可有效的除去卷芯中残留的粉尘,减少电池的自放电率,降低电池使用过程的安全隐患,提高产品质量和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含义如下:
1-支架 2-入口
3-第一吸尘器 4-压杆
5-出口 6-锂离子电池卷芯
7-第二吸尘器 8-输送带
9-除尘室 10-感应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所示的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卷芯的除尘装置,包括除尘室9,锂离子电池卷芯6置于该除尘室9中,除尘室9中靠近卷芯极耳位置和卷芯底部位置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吸出锂离子电池卷芯6中粉尘的除尘机构。除尘机构设为第一吸尘器3、第二吸尘器7,分别置于除尘室9中靠近卷芯极耳位置、卷芯底部位置的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股份公司;,未经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875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锂电池外壳盖板连接片与极柱过流温升测试装置
- 下一篇:一种锂电池自动注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