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啤酒阀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87150.0 | 申请日: | 2014-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384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2 |
发明(设计)人: | 阮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市凯迪水暖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7C3/26 | 分类号: | B67C3/26;B67C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高文迪 |
地址: | 318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啤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阀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啤酒桶上或控制散装啤酒灌装的阀门,特指一种啤酒阀。
背景技术
啤酒是人们经常饮用的饮料酒类之一,尤其是味道鲜美的生啤,更是因为其含有具有促进胃液分泌、增进食欲、加强消化的鲜酵母而广受欢迎,生啤一般散装销售,无气泡,微苦味,常温下保鲜一两天。
现有的生啤大都散装在啤酒机或啤酒桶中,经由设置在其外壁上的啤酒阀装置流出到杯中或灌装到瓶中打包进行销售。但是,现有的啤酒阀在控制啤酒流量时,容易造成酒水飞溅并产生很多泡沫,对于即时饮用的消费者来说,倒入杯中,并不会影响生啤的口感和保鲜期,但是,对于要求灌装到瓶中打包,不马上饮用的消费者来说,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瓶口比杯口小,灌装时容易漏,而且比较费劲;其次,灌装时会产生大量的泡沫,瓶很难装满;另外,没有在密封条件下灌装,混入了空气,直接影响到生啤中的酵母菌,使其变质,破坏生啤的口感和保鲜度。所以,现有的啤酒阀在使用时很有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能满足即时饮用,又能满足瓶装灌装,保持生啤的口感和保险度的啤酒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啤酒阀,包括阀体,阀体上有进酒口连接座,出酒口和开关阀,其中,所述阀体上设置有充气接口和控制阀,针对瓶装灌装时,可以即时充入二氧化碳,排走瓶中空气的同时,还能防止外界空气进入瓶中、排气口和控制开关,排气口与瓶体连通,瓶中的空气通过排气口流入外界,所述阀体内设置有进酒管道、出酒管道、充气管道和排气管道,所述进酒管道与出酒管道通过所述开关阀连接,所述充气管道与所述出酒管道连通,二氧化碳通过充气管道进入出酒管道,随生啤一同进入瓶体内,所述排气管道延伸至所述出酒口,所述出酒口上设置有锁瓶装置。
进一步优化,为了方便进酒管道、出酒管道、充气管道的加工,所述阀体分为两个部分,分别加工出相对应的管道,保证管道能对接的上,再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进一步优化,所述阀体两个分开的部分之间设置有密封垫片,防止溢漏。
进一步优化,所述锁瓶装置可相对阀体转动,且在转动的同时产生轴向位移,保证瓶体的瓶口与出酒口贴紧或松开。
进一步优化,所述出酒口的端面设置有密封圈,在锁紧时,确保瓶口与出酒口结合更紧密,防止漏酒、漏气。
进一步优化,所述阀体上还设置有出酒预接口,可再连接一个出酒管,满足即时饮用的杯体灌装,实现一个啤酒阀有多个出酒口,提高出酒效率。
进一步优化,所述出酒预接口与所述进酒口连接座对称设置,且相互连通。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能满足一般杯体灌装,更重要的是能满足对于不需要即时饮用进行瓶体灌装,需要短时间贮藏的客户,而且实现了密封灌装,避免空气混入生啤中,使酵母菌变质,确保生啤的口感和保鲜度不受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分成两个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内部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进酒口连接座,11-出酒口,12-开关阀,13-充气接口,14-控制阀,15-控制开关,16-排气口,17-锁瓶装置,18-进酒管道,19-出酒管道,20-充气管道,21-排气管道,22-出酒预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4:啤酒阀,包括阀体,为了方便进酒管道18、出酒管道19、充气管道20和排气管道21的加工,所述阀体分为两个部分,分别加工出相对应的管道,保证管道能对接的上,再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而且所述阀体两个分开的部分之间设置有密封垫片,防止溢漏。阀体上有进酒口连接座10,出酒口11和开关阀12,所述充气接口13和控制阀14设置在阀体外表面上,针对瓶装灌装时,可以即时充入二氧化碳,排走瓶中空气的同时,还能防止外界空气进入瓶中;所述排气口16和控制开关15同样设置在阀体外表面上,排气口16与瓶体连通,瓶中的空气通过排气口16流入外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市凯迪水暖件有限公司,未经台州市凯迪水暖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871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