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红外光源的茶叶萎凋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86213.0 | 申请日: | 2014-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603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周调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调彪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3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红外 光源 茶叶 萎凋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的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红外光源的茶叶萎凋机。
背景技术
茶叶萎凋是指在一定的温度、湿度条件下把茶叶均匀摊放,使适度促进鲜叶酶的活性,内含物质发生适度物理、化学变化,散发部分水分,使茎、叶萎蔫,色泽暗绿,青草气散失。萎凋一般作为茶叶杀青的预处理工序以及茶叶加工的基础工序,萎凋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后面加工工序的进行与茶叶的最终品质,同时萎凋的生产效率也影响整个茶叶加工过程的效率。
茶叶萎凋的形式一般有三种:自然萎凋、日光萎凋和凋槽萎凋。自然萎凋是将鲜叶均匀摊放与竹帘或竹筛上,置空气流通,阴凉干燥处进行;日光萎凋是将鲜叶均匀摊放于日光下,藉太阳热力而进行萎凋;凋槽萎凋是将鲜叶均匀摊放在萎凋槽上进行萎凋。自然萎凋必须满足需要有一定的大气状态、大气流速,然而通常无法完全具备其条件;日光萎凋所占面积过大,不适合大量制造,同时一旦出现雨天或阴天即不可采用此方法,局限性大。
目前国内的萎凋机多采用槽式萎凋、吹风萎凋的方法,虽然能达到茶叶的含水量要求,但效率较低,能耗较大,且萎凋槽萎凋存在着萎凋不均匀质量不稳定、占用厂房面积大等缺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于红外光源的茶叶萎凋机采用了远红外照射和吹风结合的萎凋方法,对鲜叶进行萎凋,从而提高加工效率以及茶叶的加工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叶萎凋过程中生产率低以及能源损耗问题同时兼顾茶叶品质,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状传送带传送鲜叶同时实时控制加热量与吹风量的方法。在加温萎凋下,鲜叶失水快,且呈快-慢-快的趋势,40℃失水最快,而热风处理摊放的成茶品质高于室温处理摊放成茶品质。根据不同的茶叶所采用的温度也有所不同,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可控温度的高压热风,从茶叶底部吹入贯穿茶叶堆后从茶叶堆顶部吹出的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基于红外光源的茶叶萎凋机,包括机体和传送带,机体内通过隔板形成多个萎凋上腔室,每个萎凋上腔室顶部设有红外光源;在机体一侧设有传送带进口,另一侧设有传送带出口,传送带经过传送带进口和传送带出口穿过机体;所述传动带为网状传动带,所述穿过机体的传送带上设有多个萎凋下腔室;所述机体内的每个萎凋上腔室与萎凋下腔室一一对应,所述机体内每个萎凋下腔室的下方设有热风腔,所述每个热风腔底部设有通风管,所述每个通风管均连接到热风总管上,通风管上设有比例阀。
进一步的,所述萎凋上腔室至少有三个,所述每个萎凋上腔室的顶部设有观察窗,通过观察窗可以对萎凋程度进行观察以判断萎凋是否完成。
进一步的,所述传送带下方每相邻两个热风腔间设有滚子,滚子起到支撑传送带和密封热风腔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为:为了使得加工便于控制,从空间上将萎凋机分割为一个个单元,每个单元分为萎凋上腔室和萎凋下腔室,茶叶堆在萎凋下腔室内,萎凋上腔室设有红外光源对茶叶堆进行日照萎凋,同时在萎凋下腔室下方设有热风腔,利用热风从茶叶堆底部吹入贯穿茶叶堆后从茶叶堆顶部吹出的方法,对茶叶进行吹风萎凋。
在不同的萎凋单元内可以存放不同种类,不同程度的鲜叶,根据不同茶叶萎凋时对温度的需要,热风的温度和红外光源的强度可以作调整,萎凋上腔室顶部设有的观察窗可以方便对萎凋中的茶叶进行观察,跟随实时观察得到的茶叶萎凋状况进一步对热风的温度和红外光源的强度进行调节,从而更高效的生产出高品质的萎凋后茶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同时进行吹风萎凋和日照萎凋,加工效率得到了较大提高;萎凋分单元进行,不同单元可以放置不同种类的茶叶,同时进行多种茶叶的萎凋加工,极大减少了设备成本;利用热风从茶叶堆底部均匀贯彻吹出茶叶堆顶部,萎凋效果更均匀透彻;观察窗可以实时观察到茶叶堆的萎凋状况,并根据萎凋状况反馈控制热风的温度和红外光源的强度,使得萎凋效果最佳,做出的茶叶品质也最高。
附图说明
图1是基于红外光源的茶叶萎凋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调彪,未经周调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862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面筋筒状出料自发热挤压发泡螺杆装置
- 下一篇:一种面筋挤压发泡出料螺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