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蜡模拼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86079.4 | 申请日: | 2014-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003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罗贤龙;林杰;季知燕;乐勇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林家昌隆阀门铸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7/02 | 分类号: | B22C7/02 |
代理公司: |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 33230 | 代理人: | 曹绍文 |
地址: | 32390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拼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手动工具;轻便机动工具;手动器械的手柄;车间设备;机械手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能快速准确处理蜡模拼接以生产非标准模具的蜡模拼接装置。
背景技术
在制作铸件的过程中,蜡模是一种常用的铸造中间件,其是将蜡注入型模,等蜡冷却后退模得到的产物,此时蜡模与实物大小基本一致,随后操作人员通过在蜡模外沾沙、煮蜡、倒入铁水并冷却等工作步骤逐步制成铸件。
随着现在工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客制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在阀门铸件采用精密铸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需要蜡模拼接而生产非标阀门或借用其它模具生产不同产品的情况,此时必须对蜡模进行修整和拼接,最常用的办法即是将若干个标准蜡模放置在一起并进行拼接,得到一个全新的非标准蜡模。然而现有技术中,对于这类蜡模拼接的作业一般没有辅助装置可以辅助完成拼接,操作人员基本还是采用传统的手工方式作业,这使得蜡模拼接速度慢,工作效率极低,同时蜡模对接面不易对准,蜡模对接后的长度尺寸控制不准确,产品错模率高,产品尺寸不稳定,严重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增加了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蜡模拼接的作业一般没有辅助装置可以辅助完成拼接,操作人员基本还是采用传统的手工方式作业,而导致的蜡模拼接速度慢,工作效率极低,同时蜡模对接面不易对准,蜡模对接后的长度尺寸控制不准确,产品错模率高,产品尺寸不稳定,严重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增加了生产成本的问题,进而提供了一种优化结构的蜡模拼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蜡模拼接装置,所述拼接装置包括拼接台,所述拼接台上设有若干导向杆,所述导向杆自下而上套设有限位机构和拼接盘,所述拼接盘和拼接台同轴设置;所述拼接盘的外缘均匀分布有若干固定机构,所述拼接盘朝向拼接台的一面及所述拼接台的上表面设有定位部。
优选地,所述定位部包括设于所述拼接盘朝向拼接台的一面及所述拼接台的上表面的中心定位部和方向定位部。
优选地,所述中心定位部设为若干同心槽,所述若干同心槽的中心与所述拼接盘及所述拼接台的轴心重合。
优选地,所述方向定位部设为十字槽,所述十字槽的交点与所述拼接盘及所述拼接台的轴心重合。
优选地,所述拼接台下部顺次设有旋转轴和底座,所述拼接台、旋转轴和底座同轴设置。
优选地,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套设于导向杆上的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上设有螺孔,所述螺孔配合设有锁定螺丝。
优选地,所述导向杆的顶部呈圆台形或锥形。
优选地,所述导向杆上设有刻度槽。
优选地,所述拼接盘背向拼接台的一侧设有导向脚,所述导向脚设于拼接盘与导向杆配合的圆孔外侧。
优选地,所述固定机构设为固定孔。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优化结构的蜡模拼接装置,通过设置用于朝上放置一个蜡模的拼接台和朝下放置另一个蜡模的拼接盘,在拼接盘下设置限位机构并将拼接台和拼接盘通过导向杆连接在一起,导向杆一方面起到初步定位的作用,另一方面则固定了两个待拼接蜡模间的距离,保证了蜡模对接后的长度尺寸控制准确,通过在拼接盘的外缘均匀分布设置若干固定孔,在拼接盘朝向拼接台的一面及拼接台的上表面设置定位部,保证了蜡模的对接面对准度高,产品错模率小,产品尺寸稳定。本实用新型的蜡模拼接速度较快,效率高,且由于拼接尺寸由装置控制,而装置可将尺寸调好后锁紧,故每件产品的尺寸一致且准确,报废率低,对于人工要求低,适合大批量的生产,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蜡模拼接装置,所述拼接装置包括拼接台1,所述拼接台1上设有若干导向杆2,所述导向杆2自下而上套设有限位机构3和拼接盘4,所述拼接盘4和拼接台1同轴设置;所述拼接盘4的外缘均匀分布有若干固定机构5,所述拼接盘4朝向拼接台1的一面及所述拼接台1的上表面设有定位部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林家昌隆阀门铸造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林家昌隆阀门铸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860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保温帽
- 下一篇:便携式LED匀光勘察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