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利用养猪场废水农田灌溉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84944.1 | 申请日: | 2014-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687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25 |
发明(设计)人: | 秦英林;陈俊杰;纪磊洋;薛峤 | 申请(专利权)人: | 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C23/04 | 分类号: | A01C23/04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秦舜生 |
地址: | 474350 河南省南阳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养猪场 废水 农田 灌溉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养殖业废弃物处理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利用养猪场废水农田灌溉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畜牧业养殖规模曰益递增,畜禽废弃物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养猪粪尿露天堆置场在雨季的地表径流是造成地表水、地下水污染的主要途径。由于粪尿的淋溶性很强,粪尿中的氮、磷及BOD等淋溶量很大,如不妥善处理,就会通过地表径流和渗滤进入地下 水层,或在土壤中积累,造成土壤污染。猪场的粪污包括固体和液体两个方面:一是固体,二是液体,即污水,是从猪舍的沟渠集中排放到污水池内高浓度的有机污水,而规模化猪场废水主要由尿液、残余的粪便、饲料残渣和冲洗水等组成,有的场区还包括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生活废水,前者是主要部分,其中冲洗水占了绝大部分。由于养猪业废水有机物浓度很高,且其中含有大量的氮、磷、悬浮物、致病菌等成分,这些污染物如不进行适当处理,一旦进入天然水体、农田就会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
因此,如何处理规模化猪场的粪肥,将高浓度的养猪废弃液进行净化,实现和对农田的直接灌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广阔的巿场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灌溉系统利用养猪场废水进行处理,将高浓度的养猪废弃液进行快速净化,净化调解为可农田直接使用的水肥,对农田实现直接灌溉,实现对规模化养殖产生的废水的综合高效利用,同时,工艺简单、成本低廉。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所述的系统主要包括
初沉池、缓释调节池、淡水池、水肥调节罐、引流管道,淡水管道和灌溉管道;初沉池为子母池结构,包括子池、母池,子池上固液混排口,与物料泵相联通,母池上设置有出液口,通过水泵与缓释调节池相连,缓释调节池的池壁上设置有微生物分解槽,缓释调节池连接有引流管道,淡水池连接有淡水管道,引流管道和淡水管道通过水泵与水肥调节罐连接,水肥调节罐与深入灌溉田的灌溉管道连接,灌溉管道上的管壁设置有渗水孔。
所述的初沉池为子母池结构,由集液区、集液带、子池、母池、固体收集槽、集液口、溢流口、排液口、固液混排口组成;集液区为矩形,集液区边缘设有集液带,在集液带中间位置开有集液口,集流带通过集液口与子池连接,子池也为矩形,采用悬挂式建在母池与集液区的交界面上,在子池的宽边两侧各开有溢流口,子池通过两侧的溢流口与母池连接,在子池底部一侧的长边与宽边交界处设有排水口,在子池底部长边中心位置设有下沉式的固体收集槽,在固体收集槽中心位置设有固液混排口,母池为凹形,凹形的底边与集液区的宽边长度相同,母池与集液区连接,子池位于母池的凹形内,子池、母池与集液区高度保持一致,出液口设置在母池的上方。
所述的子池的底部最低点比母池底部高。
所述的缓释调节池为长方体,平流沉淀池的底部设置有滤料,滤料主要由炉渣层和作物秸秆层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灌溉系统利用养猪场废水进行处理,将高浓度的养猪废弃液进行快速净化,净化调解为可农田直接使用的水肥,对农田实现直接灌溉,实现对规模化养殖产生的废水的综合高效利用,同时,工艺简单、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初沉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初沉池的刨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初沉池、2-缓释调节池、3-淡水池、4-水肥调节罐、5-水泵、6-微生物分解槽、7-引流管道、8-淡水管道、9-灌溉管道、10-物料泵、11-子池、12-母池、13-固体收集槽、14-集液口、15-溢流口、16-排液口、17-固液混排口、18-出液口、19-集液区、20-集液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以方便技术人员理解。
如图1所示,所述的系统主要包括初沉池1、缓释调节池2、淡水池3、水肥调节罐4、引流管道7,淡水管道8和灌溉管道9;初沉池1为子母池结构,包括子池11、母池12,子池11上固液混排口17,与物料泵10相联通,母池12上设置有出液口18,通过水泵5与缓释调节池2相连,缓释调节池2的池壁上设置有微生物分解槽6,缓释调节池2连接有引流管道7,淡水池3连接有淡水管道8,引流管道7和淡水管道8通过水泵5与水肥调节罐4连接,水肥调节罐4与深入灌溉田的灌溉管道9连接,灌溉管道9上的的管壁设置有渗水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849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