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供氧系统用医疗设备带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84550.6 | 申请日: | 2014-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353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2 |
发明(设计)人: | 沈延辉;沈静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奉天海供氧净化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G12/00 | 分类号: | A61G12/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韩洪 |
地址: | 3155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供氧 系统 医疗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供氧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用供氧系统用医疗设备带。
背景技术
医疗设备带是医院供氧系统中不可缺少一部分,它是供氧系统与病人之间连接的桥梁。传统的医疗设备带是固定在医院病房的墙上,电器插孔、气体终端等都裸露在外面,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而且气体终端、电器插孔等数量有限,实用性差,不能满足未来医院发展的需要。
现有技术中的医疗设备带没有辅助设计,例如气体终端一旦失效就无法给病人输送氧气,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且设备带整体的集成度不高,占用空间较大,气体终端上没有防尘装置,容易使灰尘等进入气体终端内部,影响使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医用供氧系统用医疗设备带的技术方案,通过主气体终端和辅助气体终端的设计,提高了医疗设备带的实用性,使其集成度更高,主盖板可以有效防止灰尘进入主气体终端内,移动盖板可以有效防止灰尘进入辅助气体终端内,具有弹性结构的插座,可以有效提高插座使用的安全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医用供氧系统用医疗设备带,其特征在于:医疗设备带包括主输送板、两个辅助输送板和两个安装护板,主输送板上转动连接有主盖板,主输送板上设置有主气体终端,辅助输送板上设置有辅助气体终端和气体终端按钮,两个辅助输送板分别位于主输送板的两侧,主输送板和辅助输送板位于两个安装护板之间,两个安装护板之间滑动连接有移动盖板,移动盖板位于辅助输送板的顶面上,安装护板上设置有滑槽,移动盖板的侧面上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上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与滑槽相匹配,移动盖板的一个侧面通过限位结构连接主输送板,移动盖板的顶面上设置有至少四个插座固定槽,插座固定槽内设置有插座,插座通过弹性结构固定连接在移动盖板上,插座的两个相对侧面上设置有插孔;主输送板上的主气体终端可以进行一些常规气体的输送,主盖板可以在主气体终端不使用时进行防尘保护,辅助气体终端则可以输送一些特殊的气体,或者在主气体终端失效的情况下进行工作,提高设备带的安全性,辅助输送板上的移动盖板可以对辅助气体终端进行防尘保护,使用时只需推动推拉扶手即可,当使用插座时,轻轻按下插座,插座通过弹性结构弹出,不仅可以增强美观性,而且可以提高插座的安全性,防止水滴直接滴入插孔而带来安全隐患。
进一步,移动盖板的顶面上设置有推拉扶手,当需要使用辅助气体终端时,手握推拉扶手移动,方便气体终端孔的连接,提高移动盖板移动的灵活性。
进一步,限位结构包括限位槽和限位柱,限位槽位于主输送板的侧面上,限位柱固定连接在移动盖板的侧面上,限位槽与限位柱相匹配,限位结构可以提高移动盖板与主输送板连接的稳定性,有效防止灰尘进入到辅助气体终端内,保护辅助气体终端。
进一步,限位槽上设置有限位孔,限位柱上设置有限位凸起,限位凸起与限位孔相匹配,使移动盖板与主输送板连接更加稳定。
进一步,弹性结构包括弹簧和横梁,弹簧的一端连接在插座的底面上,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横梁,插座固定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和横梁上均设置有金属片,第二支撑板上设置有衔铁,当按下插座时,插座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弹出,此时横梁上的金属片与第一支撑板上的金属片接触,使电路接通,当再按下插座时,衔铁吸引横梁,使插座限位于插座固定槽内,断开电路,不仅可以节约用电,而且提高了医院用电的安全性。
进一步,主盖板的材料为塑料透明材料,塑料透明材料具有绝缘的作用,可以有效防止静电的产生,提高气体终端的安全性,同时可以看到主盖板内部的情况,方便使用。
进一步,限位块上设置有陶瓷贴片,可以有效提高限位块的耐磨性,延长其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奉天海供氧净化成套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奉天海供氧净化成套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845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