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薄宽幅聚四氟乙烯薄膜旋切的夹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83300.0 | 申请日: | 2014-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540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刘志强;游案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昌大三机中兴木工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D7/00 | 分类号: | B26D7/00 |
代理公司: | 江西省专利事务所 36100 | 代理人: | 黄新平;胡里程 |
地址: | 3364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薄 宽幅 聚四氟乙烯 薄膜 夹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夹持装置,尤其是一种超薄宽幅聚四氟乙烯薄膜旋切的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聚四氟乙烯(PTFE)薄膜广泛应用于各种介质工作的衬垫密填充和润滑材料,以及在各种频率下使用的电绝缘件,如电容介质,导线绝缘,电器仪表绝缘等。由于聚四氟乙烯(PTFE)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决定了聚四氟乙烯(PTFE)薄膜制作工艺只能先由聚四氟乙烯树脂经模压烧结成棒形毛坯,再经旋切而制成薄膜。目前国内尚没有厂家采用此类夹持结构型式应用与生产超薄宽幅面PTFE薄膜的设备上,该装置具有新颖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薄宽幅聚四氟乙烯薄膜旋切的夹持装置,该装置可用于PTFE类的氟塑料薄膜加工,用于芯轴的定位、夹紧及传递动力。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超薄宽幅聚四氟乙烯薄膜旋切的夹持装置,该装置包括液压油缸、油缸支座、活动卡轴、主轴套、固定卡轴、夹持芯轴和减速机,液压油缸固定在油缸支座上,活塞杆通过连接轴与活动卡轴相连,连接轴上安有单向推力球轴承和圆锥滚子轴承,可承受卡轴的轴向压力及保持和卡轴在同一轴线,主轴套上安装有单向推力球轴承及双列向心短圆柱滚子轴承,可承受芯轴传递的较大的轴向压力,其内部套有活动卡轴,主轴套和活动卡轴用滑键连接,固定主轴上也安装有单向推力球轴承及双列向心短圆柱滚子轴承,可承受芯轴传递的较大的轴向压力,固定卡轴7尾部插入减速机的空心轴套内,传递动力,使得活动卡轴、主轴套、固定卡轴和夹持芯轴一起做回转运动。
夹持芯轴采用厚壁无缝管制作,其两端有锥孔及传动槽,活动卡轴与固定卡轴7头部带锥度,夹持芯轴通过固定卡轴与活动卡轴头部的锥轴定心,并通过传动槽的配合传递动力。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旋切过程中既保证了其整体刚性,又避免了因顶紧力过大而造成芯轴弯曲,同时给主轴轴承系统造成过大的负荷,影响旋转精度。或者顶紧力过小,造成定位不可靠,造成无法正常旋切。从而进一步保证了旋切出来的聚四氟乙烯(PTFE)薄膜厚度偏差指标达到要求,得到了专业人士认可和国内客户的验收,能够满足生产领域所需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超薄宽幅聚四氟乙烯薄膜旋切的夹持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工作原理:采用一端主轴固定,另一端主轴为活动端,通过液压油缸动作,实现轴向伸缩运动,由锥度为1:5的内外锥面定位,并通过特殊结构的轴和芯轴传递旋转动力。
性能指标:
芯轴直径:φ200 mm、主轴直径:φ150 mm、主轴工作转速:2~41 rpm。
一种超薄宽幅聚四氟乙烯薄膜旋切的夹持装置,设液压油缸1、油缸支座2、活动卡轴5、主轴套3、固定卡轴7、夹持芯轴6和减速机8。液压油缸1固定在油缸支座2上,活塞杆通过连接轴与活动卡轴5相连,连接轴上安有单向推力球轴承和圆锥滚子轴承,可承受卡轴的轴向压力及保持和卡轴在同一轴线,主轴套3上安装有单向推力球轴承及双列向心短圆柱滚子轴承,可承受夹持芯轴6传递的较大的轴向压力,其内部套有活动卡轴5,主轴套3和活动卡轴5用滑键连接,固定主轴上也安装有单向推力球轴承及双列向心短圆柱滚子轴承,可承受夹持芯轴6传递的较大的轴向压力,夹持芯轴6采用厚壁无缝管制作,其两端有锥孔及传动槽,活动卡轴5与固定卡轴7头部带锥度,夹持芯轴6通过固定卡轴7与活动卡轴5头部的锥轴定心,并通过传动槽的配合传递动力,固定卡轴7尾部插入减速机8的空心轴套内,通过平键传递动力,使得活动卡轴5、主轴套3、固定卡轴7和夹持芯轴6一起做回转运动。活动卡轴5通过液压油缸1的伸缩,可实现轴向运动,从而夹紧、松开夹持芯轴6,液压油缸1的伸缩速度及压力均可调,有机械-电气自动保护功能,保证在旋切过程中顶紧力不变,且没有达到设定压力无法进行旋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昌大三机中兴木工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昌大三机中兴木工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833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