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烫金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82311.7 | 申请日: | 2014-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543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发明(设计)人: | 孙泓潭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市通达包装机械厂 |
主分类号: | B41F19/06 | 分类号: | B41F19/06;B41G1/00;B65H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烫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烫金机技术领域,更确切的说,涉及一种烫金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审美观的提高,人们对印刷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美化包装,在印刷色彩上不仅要有光滑的五颜六色,还要有更高级的金属光泽,因此对丝印和烫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烫金机均包括送纸装置、烫金装置和输送装置。
现有技术输送装置的送纸过程中需要工人时常注意纸张高度才能使烫金机不间断工作,当纸张高度不足以碰到烫金机的输送装置时,烫金机就无法正常工作,需要人工不断加纸,增加了人力资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的烫金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烫金机,包括烫金机本体、与烫金机本体成相邻设置的输送机架、设于输送机架内的送纸装置以及横贯于烫金机本体和输送机架的两导轨,所述导轨两端分别设有呈相对设置的主传动机构和副传动机构,所述导轨相对于主传送机构一端上设有横板,所述横板上设有分纸机构,所述分纸机构包括第一气缸、第二气缸、 第三气缸以及与第一气缸输出端连接的第一吸附件、与第二气缸输出端相连的托板和与第三气缸输出端相连接的气管,所述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和第三气缸均固定在横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横板上设有分纸机构,印刷时有助于将重叠的纸张分开,然后进行传送,分纸机构包括第一气缸、与第一气缸输出端连接的第一吸附件、第二气缸、与第二气缸输出端相连的托板、第三气缸、与第三气缸相连接的气管,使用时第一气缸驱动第一吸附件将纸张吸起,第三气缸启动气管吹气将多余纸张吹落,第三气缸驱动托板将已经分好的纸张托住,防止分好的纸张再与其他纸张重合一起,不需要手工进行分纸,提高工作效率,机构简单,易实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传送机构和副传送机构均包括传送电机、传动组件、与导轨滑动配合的滑板以及用于吸附纸张的吸力组件,所述传动电机分别设于轨道两端,所述传动电机输出端与传动组件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传动电机输出端与传动组件相连接,传动电机带动传动组件运转,传动组件运转过程中带动滑板沿导轨运动方向来回滑动,使滑板滑动灵活不易发生故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给主动轮、固定于导轨上的从动轮以及绕设于主动轮和从动轮上的传送带,所述主动轮与传动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传送带上设有夹持板,所述传送带与滑板之间通过夹持板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传动时传动电机带动主动轮传动,主动轮带动传送带传动,传送带带动从动轮传动,传送带与滑板之间设有夹持板固定连接,当传送带传动时带动滑板来回滑动,滑板上设有吸力组件,滑板滑动过程中吸力组件吸起纸张,滑板滑动时带动纸张滑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力组件固定于滑板上,所述吸力组件包括动力气缸、支架和第二吸附件,所述动力气缸固定于滑板上,所述动力气缸输出端与支架连接,所述滑板与支架之间设有螺栓且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吸附件与动力气缸输出端设有导管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传送机构运行时动力气缸带动支架下压,支架上的第二吸附件在动力气缸的带动下将纸张吸起,滑板滑动过程中带动支架移动,为了方便支架移动,滑板与支架通过螺栓进行连接时,滑板与支架之间存有空隙,支架上的第二吸附件吸住纸张,并且带动纸张移位,机构简单操作便捷,便于实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栓上套设有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栓上套设有弹簧,动力气缸将支架下压时,弹簧因被压缩而产生形变,当下压力消失时,当压力消失时,弹簧恢复弹性势能且弹性势能转换为动能,弹簧复位而长度增加从而带动支架迅速复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吸附件与第二吸附件均为吸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盘多为橡胶制品,密封性好,不易产生泄漏,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分纸机构示意图;
图3为导轨侧面示意图;
图4为A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烫金机本体;2、输送机架;3、导轨; 4、主传送机构;41、主动轮;42、传送带;43、从动轮;5、分纸机构;51、第一气缸;52、第一吸附件;53、第二气缸;54、托板;55、第三气缸;56、气管;6、副传送机构;7、横板;8、吸力组件;81、动力电机;82、支架;83、第二吸附件;9、支撑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市通达包装机械厂,未经温州市通达包装机械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823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非接触式油墨打点装置
- 下一篇:编织袋涂膜机用钢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