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半潜式支持平台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280690.6 | 申请日: | 2014-05-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212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 发明(设计)人: | 邵建胜;江芹;孙长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招商局重工(深圳)有限公司;招商局重工(江苏)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3B35/44 | 分类号: | B63B35/44;B63B23/66 |
| 代理公司: |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23 | 代理人: | 赵烨福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半潜式 支持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上作业,尤其涉及一种单层甲板的半潜式支持平台。
背景技术
对于半潜式支持平台,支撑救生艇的底座的牢固性至关重要。对于目前较常见的单甲板半潜式支持平台,其救生艇支撑底座的设计,通常是由甲板直接延伸出一块平板,作为救生艇支撑底座,但是此种设计存在一个问题:当平台发生倾斜时或其他紧急情况,使用救生艇时,救生艇支撑底座通常承载很大的力或力矩,同时,因为倾斜或底座承受的力量不对称,底座内部产生扭力和弯曲力,底座自身的抗扭和抗弯曲的性能达不到要求,存在安全隐患,又因为底座内部的扭力和弯曲力会作用到甲板上,影响甲板,致使原有的甲板其强度难以满足安全性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半潜式支持平台,以解决现有的救生艇支撑底座抗扭和抗弯曲性能达不到要求的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半潜式支持平台,包括浮箱、立柱和甲板,所述立柱一端连接于所述浮箱,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甲板,所述甲板的下方具有交错设置的多根梁,所述甲板底面设有箱型悬臂,所述箱型悬臂一端往外延伸悬出所述甲板的边界以外,形成外端部,另一端往所述边界内延伸,且至少延伸至离所述边界最近的边界梁以内,形成内端部;所述箱型悬臂的厚度自所述外端部至所述边界梁处逐渐变大,再由所述边界梁处至所述内端部逐渐变小;所述箱型悬臂位于所述边界外的部分用于悬吊救生艇。
优选地,所述箱型悬臂包括骨架和包覆于所述骨架外面的封板。
优选地,所述骨架和所述封板为AH36钢或DH36钢。采用高强度的AH36钢或DH36钢,可以大大减轻箱型悬臂的重量。
优选地,所述甲板的左舷、右舷和尾部均设有所述箱型悬臂,且每个所述箱型悬臂的两侧对称地设置救生艇悬吊结构,以使所述箱型悬臂的两侧均可悬吊救生艇。在左舷、右舷和尾部均设有所述箱型悬臂,使得无论平台向哪个方向倾斜,都能保证至少有救生艇可以使用。
优选地,所述浮箱之间、所述浮箱与所述立柱之间以及所述立柱之间设有斜拉筋。
优选地,还包括机械舱和生活区,分别位于所述甲板的首部和尾部,所述生活区设有直升机平台;在所述机械舱与所述生活区之间设有载货区,且所述载货区的最大载荷为1000吨。
优选地,所述甲板的右舷和左舷分别设有第一吊机和第二吊机;所述第一吊机最大载荷35吨,转动臂长65m;所述第二吊机最大载荷75吨,转动臂长45m。
优选地,所述半潜式支持平台的作业水深最大250m。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半潜式支持平台,采用箱型悬臂作为救生艇支撑底座,当钻井平台倾斜或底座两侧受力不平衡而产生内部扭力时,箱型结构比起平板结构,能起到很好的抗扭效果;箱型悬臂根部往甲板边界内延伸至边界梁以内,作为根部加强结构,使得底座承受的力传递到边界梁处,由于边界梁与其余梁交错设置,力得到了很好的分散,力传递到边界梁处,因此箱型悬臂的受力由外端部往内逐渐变大,到边界梁处,受力最大,本方案中的箱型悬臂根据其受力变化进行的厚度渐变设计,不仅节省了材料、减轻了悬臂重量,而且,悬臂纵向截面为三角形,受力最大处(即边界梁处)为三角形的其中一个顶点,因此具有很好的抗弯曲性能;根部加强结构的设计,使得箱型悬臂承受的力大部分传递到边界梁,因此甲板承受的力得以减少,很好地保护了甲板,增强了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半潜式支持平台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半潜式支持平台的箱型悬臂的纵向剖视图;
图3是对箱型悬臂进行有限元MPC加载模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并结合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招商局重工(深圳)有限公司;招商局重工(江苏)有限公司,未经招商局重工(深圳)有限公司;招商局重工(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806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碳纤维穿刺预制体的生产设备
- 下一篇:内河船舶航行下沉量的实船测量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