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弹道式降落伞救生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280648.4 | 申请日: | 2014-05-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650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 发明(设计)人: | 贺应平;薛富利;盛光喜;祝远程;龚松洁;毛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襄阳宏伟航空器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4D17/62 | 分类号: | B64D17/6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言诚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9 | 代理人: | 陈海平 |
| 地址: | 441022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弹道 降落伞 救生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救生系统领域,具体而言,是涉及一种弹道式降落伞救生系统。
背景技术
于2009年10月7日公告的ZL200820233272中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低空救生用的降落伞,该低空救生降落伞包括伞衣及连接于伞衣上的伞绳,特征在于伞衣上均布附着有多个柱状气束,多个柱状气束通过与其连通的高压充气缸提供气源,柱状气束与高压充气缸之间由带有单向充气阀的高压充气管连通。其结构合理、操作安全可靠,解决了在低空条件下快速开伞及平稳降落的方法,为在地震、火灾等灾害情况发生时人群在高楼建筑上逃生获救提供了一种新方法。这种逃生方法也适合于野外由悬崖峭壁处的低空降落。但是,这种救生降落伞只能承载较小的重量,无法适用例如飞行器等大型物体。
然而,现代的飞行器越来越多,尤其在1-2座悬挂式滑翔机、马达驱动的滑翔伞、超轻型的飞行器、超轻型的滑翔机、实验型和小型轻型运动飞行器等方面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但是在飞行器或飞行员出现紧急状况时,无法脱险,出现机毁人亡的状况。以下为容易出现的几种紧急情况:
1)在崎岖不平的地形上方时,引擎发生故障,不可能安全着陆时;
2)飞行器失去控制:i)因为技术缺陷;ii)天气条件恶劣,失去引航控制;iii)因其他原因失去引航控制;
3)因飞行员健康问题,使得其不能继续安全飞行(例如,心脏病发作等);
4)因恶劣的气象条件使得飞行员丧失方向感、可能与某个障碍物相撞、能见度降低、燃料不足以抵达安全的着陆地点;
5)机械缺陷导致不可能继续安全飞行和安全着陆。
鉴于如上原因,有必要研究一种弹道式降落伞救生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考虑到至少一个上述问题而完成了本实用新型,并且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道式降落伞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降落伞系统,其包括开伞拉绳、伞衣、伞绳和连接带,开伞拉绳一端与伞衣顶部连接,伞衣底边连接伞绳一端,伞绳另一端与连接带一端连接,连接带另一端与下述吊挂带的上端连接;
火箭引擎系统,其包括火箭筒和点火装置,其中开伞拉绳的另一端与火箭筒连接;以及
吊挂系统,其包括多根吊挂带,其中所述吊挂带的下端连接飞行器上。
也就是说,该系统可通过火箭筒的引擎启动,可用于对机组人员(包括飞行器)进行救生。例如该救生系统可用于1-2座悬挂式滑翔机、马达驱动的滑翔伞、超轻型的飞行器、超轻型的滑翔机、实验型和小型轻型运动飞行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所述系统还包括伞舱,所述伞衣和伞绳设置在伞舱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还包括设置在伞舱内的装伞套,所述伞衣和伞绳设置在装伞套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所述伞衣顶部缝制有伞顶袢,伞衣通过所述伞顶袢连接所述开伞拉绳的一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所述点火装置与所述火箭筒的引擎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所述吊挂带的上端汇合一点与所述连接带的另一端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开伞拉绳和连接带设置在伞舱外并位于伞舱的相对侧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火箭引擎系统设置在伞舱的侧壁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所述伞舱上设有可打开的前盖。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所述伞衣设置在所述伞绳的上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当飞行器出现紧急情况时,飞行员启动火箭引擎的点火装置,火箭引擎的固体燃料开始燃烧,火箭引擎发射,通过开伞拉绳逐步拉出伞衣、伞绳和吊挂带(即吊索),吊索连接飞行器,降落伞全部打开,降落伞携带飞行器安全降落。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弹道式降落伞救生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弹道式降落伞救生系统与飞行器的连接示意图。
图3-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弹道式降落伞救生系统的实际工作流程及状态示意图。
图中,1、伞舱,2、前盖,3、降落伞伞衣,4、点火装置,5、火箭引擎,6、连接带,7、开伞拉绳,8、装伞套,9、伞绳、10、伞顶袢,11、飞行器,12、吊挂带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襄阳宏伟航空器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襄阳宏伟航空器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806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中受油机
- 下一篇:一种水下滑翔器的方向调节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