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松缓防盗拆的紧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80501.5 | 申请日: | 2014-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263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陈力求;范纯平;陈舒光;闫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舒光;闫顺 |
主分类号: | F16B39/282 | 分类号: | F16B39/282;F16B41/00;B25B13/50 |
代理公司: | 北京诺孚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2 | 代理人: | 魏永金 |
地址: | 100045 北京市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松缓 防盗 紧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机电、五金结构中连接用的紧固装置,具体讲是一种由紧固件和专用紧固工具组成的一种防松缓防盗拆的紧固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机电、五金结构等方面大量应用紧固件和配套紧卸工具的紧固装置。据统计,在机械结构故障的总数中,由于紧固件松缓而引起的机械结构故障率,高达80%左右。紧固件松缓造成危害很大,如提速、重载的铁路车辆的转向架心盘的螺栓、螺母等紧固件,因强烈震动发生松缓、折断或松脱等现象而造成心盘垫在摇枕上移位,致使车厢物体货物位移偏心。当该车辆高速通过铁路曲线弯道时,极易发生脱轨翻车。严重影响运输安全和人身生命财产安全。
现有的紧固件结构主要有以下几种:其一,在组合上增加有阻逆作用衬圈,即在螺母端部开内环槽沟,加入可挤缩阻逆作用尼龙圈件;或者,将螺栓端部制成带膨胀芯的三瓣状,拧入后,有膨撑阻逆作用;或者,将螺栓端头制成偏心摆头式,或将螺母做成一体双层偏心螺母,拧入后,实施摆头,使其更贴紧螺孔壁,阻逆防松缓;其二,将配合的螺纹螺距制成两种不同螺距,或在相应螺纹的牙底处有一定角度的楔形斜面,拧入后有塞紧作用;其三,采用增加限位销、开口销、开口槽加穿孔铁丝反拉拧固等结构组合;其四,紧固件的端面结构分布有小齿、或紧固件外圆侧设为圆锥台、或带舌限位蕀齿弹片垫圈等异形件;其五,在紧固件螺母及垫圈相对的一面分布有多个约4°左右的较小角度楔形斜齿面,垫圈另一面带一侧为直立面,另一侧为斜面的楞梗结构,并且垫圈边缘带等弧度分布缺口等结构;或者,采用两个垫圈组合的紧固防松结构,其两个垫圈相对的内面带较小角度约4°左右的楔形斜齿面,在两个垫圈相对的外面,以及与相应的螺母配合面上都分布有多个放射形小齿,甚至,还有的在被紧固工件的相应配合面上,也带放射形小齿等等。
上述紧固件均存在结构复杂、制造难度大、成本过高;松紧过程操作过于复杂;存在使用时局限性,如膨胀紧固瓣易发生意外折断,折断端留存在内螺纹孔中,很难取出;又如,经几次例行松紧应用操作后,其螺纹易变形,产生固紧力明显降低,甚至有时松卸数次后,固紧力只有原设计力的45%左右。
上述采用较小的楔齿斜面角度值的结构,或垫圈上采用等弧分部缺口等结构,也均存在的缺陷如下:1)与相应的螺纹升角的角度差值较小,在有非正常的作用力时,有时,会使螺母和垫圈的两相关紧贴的楔齿立面分离过大,出现明显不利的过大空隙,易造成非正常松缓现象;2)垫圈的一面为直立面另一面为斜面的条状楞梗结构,其 承力角的角度过锐,有时,易被压堆失效。有时,易对被紧固工件的紧固面,产生较明显不利的压痕或划痕。特别是,垫圈边缘采用带等弧度分布的缺口,使其配套紧固工具分布的凸台结构,较容易被仿制,不利于全面实施防盗拆功能;3)因采用两垫圈的放射形小齿,与相关件的相互作用,所以可增大正常操作作用力矩;在该紧固件经常装卸时,放射形小齿还易产生切磨齿钝及磨削物,这不利于持续维持其内外摩擦力差别效应的设计原理。还易导致设备紧固件松缓和易造成磨削物次生故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由紧固件和专用紧固工具组合成的防松缓防盗拆的紧固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松缓防盗拆的紧固装置,包括紧固件和与之配套的套筒扳手;其中,紧固件包括紧固螺栓、螺母、以及外径尺寸和厚度均相同的2个垫圈;被紧固工件固定在紧固螺栓和螺母之间;在被紧固工件与紧固螺栓相接处和被紧固工件与螺母相接处各自夹装有1个所述垫圈;其特点为:2个垫圈分别为第一垫圈和第二垫圈;其中,第一垫圈夹装在所述被紧固工件与所述螺母之间;第二垫圈夹装在被紧固工件与紧固螺栓之间;第一垫圈与所述螺母的接触面以及第二垫圈与紧固螺栓的接触面均设有相互对应、朝向相反、同圆心且等弧分布的多个锯齿状齿结构;第一垫圈与被紧固工件的接触面和第二垫圈与被紧固工件的接触面设有同圆心且等弧分布的多个条状棱梗;条状棱梗分布的个数与锯齿状齿结构分布的个数相同且位置对应;在第一垫圈和第二垫圈周边相对的位置上均开设有数量相同且向外开口的缺口,缺口数量为3~6个;所述套筒扳手底面的周边设有与所述缺口位置相对且数量相同的凸台;所述第一垫圈和所述第二垫圈的外径均与所述套筒扳手外圆的直径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舒光;闫顺,未经陈舒光;闫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805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电力工程上的碗头挂板
- 下一篇:一种防电晕联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