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急危病重患者院内转运车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80113.7 | 申请日: | 2014-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063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强;燕朋波;孙亮;李国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后勤学院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1/02 | 分类号: | A61G1/02;A61G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162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病重 患者 院内 转运 | ||
1.一种急危病重患者院内转运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运担架、转运车框架、滑动装置、导轨、平移升降平台结构、减振装置和车轮,所述转运担架设置在所述转运车框架上,所述转运担架和所述转运车框架为分离式,所述转运担架和所述转运车框架之间设置有相配安装的所述滑动装置和所述导轨,所述滑动装置安装在所述转运担架和转运车框架之间,所述滑动装置包括连接杆和设置在所述连接杆两端的2个滑轮,所述滑轮具有定位锁紧结构,所述导轨分别安装在所述转运担架的下表面和所述转运车框架上表面对应位置,所述转运担架和所述转运车框架滑动连接,所述转运框架包括侧框和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所述平移升降平台结构,所述转运车框架被分为九个功能区块,所述功能区块一至所述功能区块九从上向下从左向右排列,所述转运车框架下设所述减振装置,所述减振装置下设所述车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急危病重患者院内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担架包括担架本体、护栏、连接卡扣和和保护带,所述护栏设置在所述担架本体两侧,所述连接卡扣设置在所述护栏底端,所述保护带由螺钉固定在所述担架本体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急危病重患者院内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升降平台结构包括平移升降平台、前连杆、前铰座、中连杆、油缸、后连杆、后铰座和基础平台,所述平移升降平台和所述基础平台平行设置,所述前铰座有2个对称设置在所述基础平台前端,所述后铰座有2个对称设置在所述基础平台后端,所述前连杆和所述后连杆均有2个对称与所述平移升降平台前端和后端铰连接,所述前连杆与所述前铰座铰连接,所述后连杆与所述后铰座铰连接,所述中连杆前端分别与所述前连杆铰连接,所述中连杆后端与所述后连杆铰连接,所述前连杆的下端铰连接所述油缸活塞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急危病重患者院内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区块一放置储氧瓶、高压输气管、氧气流量表、氧气压力表和吸氧装置柜,所述功能区块二放置注射泵、吸氧终端、负压吸引终端和电源板,所述功能区块三放置呼吸机,所述功能区块四放置多功能监护除颤仪和心脏复苏仪,所述功能区块五放置工具箱,所述功能区块六放置急救药品箱,所述功能区块七放置急救物品箱,所述功能区块八放置蓄电池,所述功能区块九放置负压吸引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急危病重患者院内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有4个,4个所述车轮装有联动锁紧装置,每个所述车轮设置有独立的锁紧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急危病重患者院内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担架本体两端 设置折叠把手。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急危病重患者院内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栏可折叠。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急危病重患者院内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带采用深色防水面料,所述保护带为2组,所述保护带两端分别缝制子母扣,所述保护带两端通过子母扣连接粘合。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急危病重患者院内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氧装置柜分为两层,第一层放置吸氧管,第二层放置吸氧面罩。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急危病重患者院内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板包括呼吸机电源板、注射泵电源板、多功能监护除颤仪电源板和心肺复苏仪电源板,所述呼吸机电源板、所述注射泵电源板、所述多功能监护除颤仪电源板和所述心肺复苏仪电源板并排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后勤学院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后勤学院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8011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